
一項新研究說,在一個意外的首先,研究人員在地球最低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氨。
檢測到的氨中最集中在印度上方的對流層的上層和中國近年來經歷了人口和經濟繁榮的國家。研究人員說,天然氣(NH3)最有可能來自這些國家的牲畜種植和施肥。
植物和農作物需要氨才能生長,但過多會損害環境和人類健康。但是,新近檢測到的氨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銀色襯裡:氣體參與雲形成,因此它可以作為冷卻劑,並有助於補償人類引起的溫室氣體效應。 [信息圖:地球的大氣從上到下這是給出的
研究人員補充說,現在研究人員已經意識到氨,他們可以將其納入評估和預測氣候變化的模型中。
對流層
對流層從海拔4英里到12英里(7到20公里),其中最多包括地球大氣和天氣現象的80%。
在一項調查中,來自德國,科羅拉多州和墨西哥的一組研究人員在2002年6月至2012年4月之間收集了來自對流圈上層不同地區的衛星數據,併計算了氨濃度的三個月平均值。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發現大氣氨在亞洲夏季季風的同一地區和時間段,在海平面上方約7.5英里至9.3英里(12至15公里)。研究人員發現,在該地區 - 印度北部和中國東南部 - 氨的濃度為33個PPTV(每萬億空氣分子33個氨分子)。
科學家說,徹底的搜索未能在任何其他季節或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揭示這些水平的氨。
“我們已經提供了第一個證據表明氨地球上的對流層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寫道:“超過10公里[6.2英里]。
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表明,地球表面產生的農業氨可能會進入對流層,並以季風結束。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邁克爾·霍普納(MichaelHöpfner在一份聲明中說。 “因此,它從靠近地面的邊界層進入對流層,那裡的氣體以相對較高的濃度發生。”
雲形成
氨可以用作氣溶膠或懸浮在大氣中的青少年顆粒。氣溶膠通常充當云滴可以形成的“雲種子”。
研究人員說,氣溶膠是已知有助於雲形成的最小顆粒,它們似乎也影響了現有云的特性。例如,氣溶膠可以改變雲顆粒的大小,改變雲的反射和吸收陽光的方式。這可能導致可見度(霧茲)和紅色日出和日落,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說法。
研究人員說,發現除了污染當地生態系統外,高濃度釋放的農業氨還可以推動新雲的形成並改變現有云的特性。 [畫廊:閱讀雲這是給出的
奇怪的是,人類可能依靠大氣氨來減輕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影響。由於雲反映了太陽的能量,因此人們認為氣溶膠在對流層中的積累具有冷卻效果。但是,雲也可以捕獲地球釋放的熱量,這可以溫暖地球。
在11月的研究中發表在日記自然通訊,研究人員發現瓜諾釋放的氨(海鳥便便)北極可能會影響雲形成,從而導致那裡的略微冷卻作用。
這項新研究於11月18日在線發布期刊大氣化學和物理。
原始文章現場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