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表明,利他主義可能會培養更好的婚姻。或者,數據可能意味著良好的婚姻使人們更加無私。
無論如何,利他主義和幸福似乎在愛的領域融為一體。
芝加哥大學國家輿論研究中心的湯姆·史密斯(Tom Smith)在今天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總結道:“利他的愛與更大的幸福相關,尤其是與更婚姻的幸福有關。”
我願意
學習參與者被問及他們是否同意定義利他主義的陳述,例如“我寧願遭受自己的痛苦也不願讓自己愛的人受苦”和“我願意犧牲自己的願望,讓我喜歡的人實現他或她的願望。”
那些同意陳述的人也傾向於與配偶一起報告幸福。
在更加無私的人中,有67%的人將自己的婚姻評為“非常幸福”。在被描述為最不利他的人中,只有50%的人說他們在婚姻中非常高興。
這是一個仍在等待您的伴侶承諾的人:40%的已婚者在無私的回應中排名最高,而從未結婚的已婚者中只有20%。離婚和分離的收入約為25%。
該研究提出了數十個問題來評估兩個無私的意圖和行為。您多久給血提供一次?當收銀員犯了錯誤時,您會退貨嗎?
利他主義上升
史密斯在另一個發現中研究了2002年的類似研究,發現利他的情感正在上升。 “對不幸的人的溫柔,關心的感受”的人數上升了5%,達到75%。
史密斯推測原因:
他說:“人們比過去遭受的負面生活事件更多,因此,人們對關懷和援助的需求更大。” “同樣,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差異更大,而後者的大部分卻沒有,但近年來有所改善。”
尚不清楚利他主義是否會成為良好的婚姻,反之亦然。
但是史密斯說,浪漫愛情與利他行為之間的聯繫可能來自對健康婚姻中的愛的欣賞,並反映了婚姻與愛之間的聯繫,這是許多宗教教義的一部分。
研究發現,每天祈禱的人平均每年表演77種利他主義行為,而從未祈禱的人則每年進行60人。
男人與女人
對於家庭主婦的女性來說,利他的愛情分數比在家外工作的女性高。男性得分高於女性。史密斯在報告中寫道:“這可能是因為有英勇的堅忍和成為保護者的元素。”
在老年人和接受大學教育的人中,利他主義越來越高。
史密斯還分析了同理心,被描述為對他人的保護或擔心不幸的人。一些發現:
- 女人比男人更有同情心。
- 來自雙親家庭的孩子更加善解人意。
- 由單身父親撫養的女孩最不可能發展出同理心。
- 財務狀況幾乎沒有利他主義或同理心。
- 投票的人更加善利和無私。
- 在害怕犯罪的人中,同理心更高。
- 在支持增加社會計劃支出的人中,同理心更高。
該研究基於來自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每兩年進行一次家庭調查的數據。史密斯使用了2004年調查的數據,分別為1,329名成年人,並將其與2002年的結果進行了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