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週三報告稱,數十萬年前,一種古老的類人猿物種可能因氣候變遷而在旱季無法獲得它們最喜歡的水果而滅絕。
黑巨猿曾生活在中國南方,是科學家已知的最大類人猿——站立高 10 英尺(3 公尺),體重達 650 磅(295 公斤)。
但其規模也可能是個弱點。
澳洲南十字星大學研究員、該研究報告的合著者雷諾·喬安妮斯-博約 (Renaud Joannes-Boyau) 表示:“它是一種巨大的動物,非常非常大。”在日記中自然。 “當食物開始短缺時,它就太大了,無法爬樹去探索新的食物來源。”
這些巨猿很可能類似於現代猩猩,在中國廣西地區的森林平原上生存了大約 200 萬年。 他們吃素食,在熱帶森林裡咀嚼水果和鮮花,直到環境開始改變。
研究人員分析了廣西洞穴中保存的花粉和沈積物樣本以及牙齒化石,以揭示大約 60 萬年前,隨著該地區經歷了更多的乾旱季節,為何森林產生的果實減少。
研究人員發現,巨猿並沒有很快消失,但很可能在 215,000 至 295,000 年前的某個時間滅絕。
雖然較小的猿類可能能夠爬樹尋找不同的食物,但研究人員的分析顯示,巨猿會吃更多的樹皮、蘆葦和其他無營養的食物。
「當森林發生變化時,該物種就沒有足夠的食物了,」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合著者張英奇說。
科學家對已滅絕類人猿的了解大部分來自對牙齒化石和四塊大型下顎骨的研究,這些化石都發現於中國南方。 尚未發現完整的骨骼。
化石記錄顯示,約 200 萬至 2,200 萬年前,非洲、歐洲和亞洲棲息著數十種類人猿。 如今,只剩下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猩猩和人類。
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起源計畫負責人里克·波茨(Rick Potts)表示,雖然第一批人類出現在非洲,但科學家們並不知道類人猿家族首先出現在哪個大陸,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 2024 美聯社。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出版、廣播、重寫或重新散佈本資料。
引文:研究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類人猿因氣候變遷而滅絕(2024 年,1 月14 日),2024 年5 月27 日檢索自https://webbedxp.com/science/jamaal/news/2024-01- largest-great-猿滅絕氣候.html
本文件受版權保護。 除私人學習或研究目的的公平交易外,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複製任何部分。 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