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雜草和精神病之間的關聯。
新研究顯示,高效大麻會改變吸食者的 DNA,而弱株則不會。特別是,超強大麻似乎會幹擾與免疫和細胞能量產生相關的基因,並在大麻使用者的 DNA 上留下明顯的印記,這些人隨後會患上精神病。
研究的作者分析了 682 人的血液樣本,以檢驗用於 DNA 甲基化,這是指影響基因活化的化學過程。總共有 188 名參與者被確定為當前大麻使用者,其中一部分錶示他們服用了含有大麻的高效菌株。(THC)含量高於10%。
研究報告作者教授接受 IFLScience 採訪瑪爾塔·迪·福爾蒂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解釋說:“當你觀察含有 10% 或以上 THC 的大麻時,你會發現與從未使用過的人相比,患有精神疾病的風險增加了至少五倍。”
在初步分析中,研究人員尋找吸食大麻的人和不吸食大麻的人之間整個基因組 DNA 甲基化的差異。 「簡而言之,我們發現,當你觀察目前的大麻使用者時,我們發現DNA 甲基化存在明顯的標記,特別是當我們觀察免疫系統基因和粒線體基因時,這些基因與細胞層面的能量產生有關,”迪福蒂說。
然而,雖然所有大麻的使用似乎都與某些”,“與一般大麻使用相比,高效大麻的效果是明顯的,”她說。例如,粒線體基因卡文1,單晶片, 和ECHDC3經常使用 THC 含量超過 10% 的產品的參與者均受到影響。
研究作者在他們的新論文中寫道:“我們假設線粒體功能的這種缺陷可以解釋長期使用大麻的一些後遺症,包括與線粒體功能缺陷相關的精神病風險升高。”
更進一步,研究人員比較了經歷過精神病發作的患者和從未患過精神病的患者的這些與大麻相關的表觀遺傳學變化。整體而言,239 名參與者患有首次精神病,其餘 443 名作為健康對照組。
「我們發現,目前吸食大麻對首次發作精神病患者在 DNA 甲基化水平上的影響與目前沒有精神病的大麻者不同,」di Forti 說。 「現在這對我們來說很有趣,因為它表明大麻對精神病患者的生物效應——至少在DNA 甲基化水平上——與你在仍在大量使用大麻的人身上發現的生物效應不同,但不要'不會對精神病造成任何傷害。
迪福蒂表示,這些見解有一天可能會為篩選計劃的製定鋪平道路,其中“你可以使用遺傳和表觀遺傳[標記]來識別那些在大量使用大麻時應該非常小心的人”,或者對於那些需要醫療保健的人大麻可能是禁忌。
更廣泛地說,她解釋說,這些發現使人們關注當前圍繞大麻非刑罪化和合法化的討論需要更加細緻入微,特別是在當前超強菌株開始出現在一些藥局。 「我擔心的是,關於大麻的爭論非常兩極分化,因為人們要么只看到大麻– 確實如此 – 或負面後果,」迪福蒂說。
「我認為我們需要調和兩者,並說,好吧,實際上你可以擁有一些非常有益的東西,但如果被濫用,它可能會從令人愉悅、令人愉悅和有益健康變成有害和有毒。
該研究發表在期刊上分子精神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