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達科他州的一堆淡水魚、樹木和海洋菊石化石似乎來自一顆小行星創造了巨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消滅了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那一天。陸地和海洋生物的混合體全部集中在一個地點,似乎是被撞擊輻射的地震波引發的海嘯殺死的。儘管在這個地點發現的恐龍尚未與該事件明確聯繫起來,但該地點可能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告訴我們更多有關上次大規模滅絕的信息。
白堊紀末期,現在的北美洲中部被地函覆蓋。。在北達科他州的塔尼斯,堪薩斯大學的博士生羅伯特·德帕爾瑪發現了海洋和陸地化石的混合物,這些化石似乎是被附近海道的災難性波浪傾倒在那裡的。德帕瑪認為,這些並不是來自海灣的海嘯,而是地震波在撞擊後幾分鐘內在海道中引發的駐波,稱為「塞伊赫」。
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德帕瑪報告說,埋在塔尼斯的半數以上以懸浮液為食的魚的鰓中含有微小的玻璃滴,這是大型小行星撞擊的識別特徵之一。這些堆積如山的化石頂部覆蓋著一層高濃度銥的物質,這種金屬在世界各地的分佈首先提醒地質學家注意此時有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實。該遺址顯然沒有受到食腐動物的干擾,就像這樣一個較大的淺埋葬地通常會發生的情況一樣,這表明很少有人倖存。
這些發現共同描繪了一幅小行星撞擊後不到兩小時,噴射出的物質雨席捲整個大陸的畫面,隨後出現了至少 10 公尺(33 英尺)高的水牆。兩者的碎片都被小行星引起的岩石和隨後的火災產生的火山灰所掩埋。
德帕瑪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射出物球體進入的時間與計算得出的撞擊地震波到達時間相匹配,這表明撞擊很可能引發了激增。”陳述。
合著者大衛·伯納姆額外:“沉積發生得如此之快,所有東西都保存在三維空間中——它們沒有被壓碎……我們有一條魚撞到了一棵樹上,被分成兩半。”
在塔尼斯發現的一些魚類標本,名字恰如其分形成,被認為來自以前未知的物種。
三十年來,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鳥類除外)滅絕的理論一直主導著大眾的想像力,並說服了大多數科學家。然而,一小部分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將滅絕歸因於在印度。當然,這些變化在小行星撞擊前後的數十萬年改變了世界氣候,並且可能具有更大的行星意義。
時機是這場爭論的關鍵。火山倡議者認為,小行星碎片正下方的岩石中沒有恐龍化石,這表明它們當時已經消失了。這就是為什麼德帕瑪的主張以小行星本身的隱喻力量震撼了古生物學界。
同一個網站也製作了一個三角龍和鴨嘴龍。兩人的死亡尚未明確與撞擊有關,但作者認為,它們在年齡相似的岩石中的存在表明,這些物種(如果不是個體)在小行星撞擊時還活著。
德帕瑪充分意識到他的主張的重要性:「作為人類,我們的血統確實在曾經輝煌的恐龍王國的廢墟中倖存下來,」他說。 “我們是地球上唯一能夠從此類事件中學習的物種,從而造福於我們自己和世界上的所有其他有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