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ssets.iflscience.com/assets/articleNo/77431/aImg/81163/torch-dragon-m.png)
遙遠的星系具有現代螺旋星系的所有結構(它旁邊的物體是前景中的另一個星系)。
距離 JWST 發射到太空已經過了三年多的時間,這台望遠鏡大大擴展了我們對遙遠宇宙的了解。其中重要的發現之一是發現了非常年輕的星系,它們看起來已經像當地宇宙中更高級的星系一樣,而且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大爆炸後僅11.3 億年,一個螺旋星係就已經具備了現代星系所具備的一切。
該星係被暱稱為“Zhúlóng”,意思是“火炬龍”。它是一個像我們銀河系一樣的螺旋星系。珠龍星的中心恆星集中區(稱為核球)和旋臂所在的圓盤之間也有明顯的分割。正如一篇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所報導的那樣,這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遙遠的星系,具有核球、盤和旋臂。
人們認為核球首先形成,因此,它有較老的恆星。隨著時間的推移,圓盤不斷增長,旋臂形成,形成了我們所認識並歸類為螺旋星系的星系。朱龍的觀察顯示了凸起和圓盤之間的明顯差異——但這還不是全部。該星系的質量也很大,重量約為太陽的 1000 億倍(大約是太陽的 1000 億倍)今天的重量)已經有超過 130 億年的時間來生長。
有了這個發現,證明螺旋星系的形成和演化過程可以在短短十億年內發生,儘管許多其他星係可能需要數十億年才能變得像更現代的螺旋星系一樣大並具有像更現代的螺旋星系一樣的形態。珠龍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形成恆星,其數量比我們的星係要多得多。不過,與當時類似的大質量星系相比,它相當安靜。
星係也透過與小星系和大星系的碰撞而成長。在過去,當宇宙密度更大時,這些合併更為常見。儘管如此,銀河系現在似乎並沒有經歷類似的事情。如果它曾經有過,這些事件會比現在快得多,從而導致非常有效的增長。
作者在論文中寫道:「在這種環境中,形態上類似於附近巨大螺旋的成熟星系如何形成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這一來源的發現是第一步,並且為星系形成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約束。
珠龍的存在進一步證明,星系在宇宙形成時期的誕生和成長方式尚不清楚。即使在當時的巨大星系中,珠龍也脫穎而出。也許建造一個大星系的方法不只一種,或者建造螺旋的方法可能有慢速和快速兩種。
團隊計劃跟進 JWST 和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列,以便更好地了解這個星系,並繼續發現在離我們這麼遠的地方有更多的星系形態。
該研究已發佈到預印本伺服器arXiv並且還有待同儕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