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諾貝爾獎得主開始從事月球彈跳
約瑟夫泰勒是一位終生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他透過月球發送訊號
無線電反射為了透過月球發送訊息,業餘無線電操作員向地球的天然衛星發送無線電波約 384,000 公里。 這些電波會反彈,並有望被其他地方的業餘無線電用戶接收。
E·奧特韋爾
如果月亮升起,約瑟夫泰勒很可能正在使用他的業餘無線電,在他的後院使用自製的天線從月球的麻子表面反射訊號。 泰勒在 2003 年從普林斯頓大學退休前不久開始培養這項技能,他在普林斯頓大學使用無線電波探測脈衝星的秘密,脈衝星是旋轉的磁化中子星,以時鐘般的規律發出輻射脈衝。
這項工作為泰勒和他的普林斯頓大學同事拉塞爾·赫爾斯 (Russell Hulse) 贏得了 1993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他們探測到一種新型脈衝星,揭示了引力的本質。 泰勒在諾貝爾獎演講中表示,科學目標激勵著他,但他對「一個好的智力難題以及找到巧妙解決方案的安靜滿足感」的熱愛也同樣激勵著他。
同樣的態度也促使現年 74 歲的泰勒在退休後度過了愉快的時光。 「這是可能的,但很難,」他說。 “如果你成功了,那就很有趣。” 這項任務需要從月球反射無線電訊號,而不是像常規火腿傳輸那樣從高層大氣反射無線電訊號。 泰勒稱之為業餘無線電界的珠穆朗瑪峰。
「你需要有一個非常靈敏的接收器、你可以管理的最大的天線以及盡可能多的功率,」泰勒說。 (人們經常目瞪口呆地看著他車庫上方高聳的裝置,該裝置位於距離大學不遠的 70 英尺高的伸縮塔上。)
其目的是與其他火腿用戶進行交流,因此泰勒通常使用無線電簡寫 CQ 發送廣播請求,意為「尋找你」。 他收到了來自約 900 人的 3,000 多個回覆(從月球反射回來)。 這只是他一生的無線電愛好的最新階段; 泰勒 13 歲時獲得了業餘執照。
當他不進行月球彈跳時,泰勒會去普林斯頓大學的辦公室繼續研究脈衝星。 1974年,泰勒和他的同事使用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的電波望遠鏡發現了第一顆與另一個物體鎖定在軌道上的脈衝星。 脈衝星及其伴星的宇宙探戈為引力輻射的存在提供了證據,這是廣義相對論的核心預測。
泰勒說,他的無線電愛好為他帶來了與從事前沿科學同樣的興奮和回報。 他說,兩者都需要學習新事物。 “如果涉及到良好的技術挑戰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