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原始湖。 價格可再商量。
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指出,大多數美國政府試圖量化保護國家水體的成本和收益,這可能低估了健康的湖泊和河流的價值。這是因為一些清潔水的好處被排除在分析之外,有時是因為這些好處很難用數字來確定。 因此,許多環境法規的表面價值可能會被打折扣。
該研究於 10 月 8 日在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調查了20份政府報告分析美國水污染法的經濟影響。 這些法律大部分是自 2000 年以來頒布的,當時成本效益分析成為了一項要求。 例如,對限制河流污染的措施進行分析可能會發現,它增加了使用該河進行廢水處理的工廠的成本,但透過吸引更多的皮划艇和游泳者增加了旅遊收入。
20 項研究中只有兩項顯示這些法律的經濟效益超過了成本。 研究共同作者、愛荷華州立大學艾姆斯分校的環境經濟學家大衛‧凱澤表示,這在環境法規分析中並不常見。 通常,收益超過成本。
那麼,為什麼水污染監管至少在紙上看起來是一個失敗的提議呢?
凱澤有個解釋:總結環境政策的貨幣效益確實很難。 其中許多好處是無形的,並且沒有明確的市場價值。 因此,決定計算哪些收益以及如何計算它們可以對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
凱澤說,許多分析都假設水將被過濾以供飲用,因此它們不算數清潔的湖泊和河流對人類健康的益處(SN:2018 年 8 月 18 日,第 14 頁 14)。 這與空氣污染成本效益研究不同,空氣污染成本效益研究通常透過考慮醫生就診或藥物處方等數據追蹤因素來考慮清潔空氣對健康的好處。 凱澤說,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清潔空氣法》規則往往會獲得更有利的評價? 空氣品質法規所帶來的效益約佔人類健康的 95%。
? 凱澤說。 “如果你走到外面,空氣污染很嚴重,就很難避免。”
但俄亥俄州托萊多大學伊利湖中心主任、環境科學家托馬斯布里奇曼表示,即使人們能夠避開藻類堵塞的湖泊,他們仍要為污染付出代價。

從充滿有毒藻類或藍細菌的湖泊中提取飲用水的社區花費更多資金來確保水可以安全飲用。 布里奇曼親眼目睹了這一情況:2014 年,伊利湖的藍藻因磷徑流而大量繁殖,導致托萊多的供水中斷了兩天,並迫使該市花費 5 億美元進行水處理升級。
凱澤和他的團隊調查的大多數研究也忽略了其他類型的好處。 這些報告通常忽略了消除某些有毒和非常規污染物的價值? 分子如雙酚A,或 BPA,和全氟辛酸,或 PFOA(SN:2015 年 10 月 3 日,第 10 頁 12)。 這些用於製造一些塑膠和不沾塗層的化合物如果數量過多,可能會對人類和野生動物造成傷害。 許多研究也沒有討論地表水的品質如何影響地下水,而地下水是許多人飲用水的主要來源。
凱澤的團隊表示,缺乏水質數據也可能限制研究。 雖然有一個國家資料庫追蹤每日當地的空氣污染水平,但來自各種水質監測計畫的數據並不集中。 這使得收集和評估水質趨勢變得更加困難。
另外,還有無形資產? 例如,對食物鏈至關重要的水生物種的價值。

“有些東西本質上很難用金錢來衡量,” 鹽湖城猶他大學環境法教授羅賓克雷格說。 “擁有一個健康的本土生態系統有何價值?” 這就是它可以很快變得非常主觀的地方。
耶魯大學環境經濟學家馬修‧科欽表示,這種主體性可以讓各機構以適合自己政治議程的方式分析政策。 一個例子:歐巴馬政府和川普政府對從該計畫中獲得的價值的評估截然不同2015 年清潔水規則,又稱美國水域統治。
該規則由巴拉克·歐巴馬 (Barack Obama) 總統通過,明確了受 1972 年《清潔水法》保護的水域的定義,其中包括與較大水體相連的支流和濕地。 美國環保署在 2015 年估計,該規則每年將帶來 3 億至 6 億美元的經濟效益,減少預計的每年 2 億至 5 億美元的成本。 但在 2017 年,川普的 EPA 重新分析了該規定,並提議撤銷該規定,稱該機構現在計算出的年度福利僅為 3,000 萬至 7,000 萬美元。
結論的差異歸結於對濕地的考慮:2015年的分析發現,保護濕地,例如淨化水的沼澤和沼澤,每年可帶來高達5億美元的效益。 然而,川普政府的環保署完全將濕地排除在計算之外,科欽說。分析政策波動在科學2017年。
目前,該規則已在 26 個州生效,但仍面臨法律挑戰。
這是方法論的例子? 什麼才算是好處? 可以對環境政策和法律的表觀價值產生巨大影響。
科琴表示,川普政府在分析環境效益方面的軟弱,導致了川普政府許多提議撤銷歐巴馬時代的環境立法,而不僅僅是有關水污染的立法。 他說,對於如何進行此類成本效益分析有指導方針,但研究人員或政府機構仍有選擇包括或排除哪些內容的空間。
6 月,當時在 Scott Pruitt 領導下的美國環保署 (EPA) 提議修改該機構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方式,不再包括所謂的間接效益。 例如,在評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時,該機構會忽略這些措施也減少其他有害空氣污染物的事實。 總體而言,此舉將使環境政策看起來不太有利。
環境法教授克雷格表示,總統政府處理環境影響研究方式的這種鮮明對比並非史無前例。 “幾乎每次我們更換總統時,如何權衡這些不同因素的優先事項都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