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由美國或加拿大的五分之一的馬來西亞人期望在開放銀行帳戶時註冊生物識別技術,而在美國或加拿大,使用智能手機的人更舒適地開設帳戶。FICO。在英國,FICO發現71%的人很樂意為其銀行提供生物識別。
FICO消費者數字銀行調查的美國和加拿大版本顯示,對生物識別技術的信任提高了在線財務數據,儘管只有43%的加拿大人會進行生物識別掃描,例如指紋開設帳戶。五分之三的美國人會這樣做。
與美國人相比,馬來西亞有5%的人可以在移動設備上開設財務帳戶,而與加拿大人相比多7%。根據調查,有78%的馬來西亞人將在線開設一個金融帳戶,但在身份驗證過程中過多的摩擦可能會拒絕40%以上。
FICO亞太地區的Subhashish Bose表示:“有研究表明,只有6-9%的申請人通過漏斗並完成了這一過程。” “銀行高管需要理解的最重要的指標是身份驗證的申請與非身份驗證的應用程序的申請完成之間的差異,以及有多少具有已保存或廢棄申請的申請人返回以完成該過程的申請人。”
超過55歲的人比45至55歲之間的數字帳戶更有可能接受數字帳戶開放,分析師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多代家庭所致,其中包括幫助老年人的流程和出行限制的年輕人。
當被問及不同的身份驗證方法時,馬來西亞有78%的消費者表示應該能夠提供身份文件和自拍照,而46%的人希望能夠在線證明其地址。實際上,英國人數量相同(77%)批准ID文件和自拍程序,有73%的人希望證明他們在不脫機的情況下居住的地方,而有46%的人希望在註冊時進行類似指紋掃描的生物識別。
出乎意料的是,英國千禧一代表示,與較舊的同行相比,使用身份證文件和自拍支票在線開設財務帳戶的意願較低。
該調查還發現,根據英國68%的消費者獲得財務帳戶可以接受,而使用“眼睛掃描”,而面部生物識別技術則可以接受37%。
FICO身份解決方案Sarah Rutherford說:“ Covid-19帶來的行為只會增加消費者對在線和無摩擦,互動的需求。金融部門需要努力工作以應對這一挑戰,以創造最佳的客戶體驗,同時也使那些對數字安全疑問的客戶放心。”
“關鍵是使用ID管理的生物識別和非生物測定方法進行連續的身份驗證方法,以及可以在每個客戶接觸點上應用的集成方法。”
同時,FICO與OpenWrks合作,將Open Banking數據與會話AI結合起來,以進行遠程自我服務的負擔能力評估,這些公司表示可以大大降低運營成本並改善客戶體驗。
FICO提供的綜合數據收集和全渠道平台將與OpenWrks的財務預算和對話AI技術相結合,以幫助債權人在大流行危機期間和之後做出決策。
財務驗證採用語音識別
韓國銀行IBK正在為其客戶支持中心啟動生物識別語音身份驗證,並在15秒內實現身份驗證。走了。
該銀行聲稱,與面部識別和指紋身份驗證相比,該服務提供了更強的安全性,並且通過消除密碼,從平均呼叫時間中剃光了超過11秒。
一位銀行官員還表示,這項服務將使使用其他身份驗證方法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等客戶受益。
兩個信用合作社宣布對Illuma Labs的投資,該實驗室提供了實時的語音身份驗證和欺詐平台Illuma Shield,Illuma Shield,cutoday報告。
Veridian信用合作社的Veridian集團和Texas Dow員工信用合作社已對公司進行了聯合投資,以提高其安全性並減輕客戶的資金訪問。 Veridian集團的總裁說,採用該技術還有望幫助保持與身份盜竊有關的成本。
這項投資歸功於Illuma Labs參加年度Venturetech Fintech籌款活動。
文章主題
銀行業|生物識別技術|FICO|金融服務|金融科技|身份驗證|韓國|kyc|馬來西亞|移動銀行|開放銀行|英國|美國|語音生物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