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它总有一天会结束。 KIC 8462852 是一颗距离我们银河系天鹅座和七弦琴星座之间约 1,500 光年远的恒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表现出如此奇怪的行为,一位科学家甚至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先进的外星文明在附近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戴森球。
但新的研究对 KIC 8462852 的怪异现象提出了迄今为止最合理的解释:大量彗星碎片在围绕恒星的紧密轨道上旋转。
一群公民科学家正在研究 NASA 开普勒航天器记录的 KIC 8462852 亮度测量结果,虽然通常亮度下降约为 1%(这表明有一颗行星正在恒星前面移动),但他们发现 KIC 8462852 正在下降亮度提高了 22%,这是科学家们以前从未见过的。
通常情况下,亮度下降只会持续很短的时间,但 KIC 8462852 的亮度下降似乎一次持续数天甚至数月,并且以不规则的方式发生,这与稳定绕轨道运行的行星不同。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下降呢?科学家推测多名潜在候选人。其中之一是聚集问题的假设 - KIC 8462852 周围有一个紧密排列的太空垃圾轨道。但这被排除了,因为 KIC 8462852 是一颗成熟的行星,而太空垃圾通常只会在恒星年轻时才会被困在轨道上。
另一种解释是外星人,而且科学家们似乎还没有准备好排除这种可能性。有人认为,一个巨大的外星巨型建筑在试图收集太阳能时挡住了光线。
但可惜的是,一项新的研究提出了另一种解决亮度下降问题的方法,它比外星人更有意义。
写在天体物理学期刊通讯,一个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得出结论:“KIC 8462852 光变曲线的变暗是由一系列彗星的毁灭引起的,这仍然是首选的解释。”
马西莫·马伦戈和他的同事认为,恒星附近彗星家族的毁灭是不规则变暗最可能的解释。彗星碎片可能会形成一个陡峭的椭圆形轨道,从而产生使恒星变暗高达 22% 所需的大量碎片。
研究人员使用了 2015 年 1 月(开普勒测量两年后)的斯皮策红外数据,发现恒星周围没有碎片发出红外辐射。利用这些信息,他们能够确定,由于没有过量的红外发射,因此可以做出诸如皮带碰撞;对行星有重大影响的事物;或者可以拒绝一团岩石和碎片。
“在开普勒观测到的不寻常光变曲线事件发生两年后,缺乏强烈的红外线,进一步不利于 KIC 8462852 小行星带发生灾难性碰撞、破坏系统中行星或尘埃群的巨大撞击等场景。 - 笼罩星子,”他们在报纸上写道。”相反,在高椭圆轨道上引发彗星家族破碎的情况与我们的分析发现的缺乏强红外过剩的情况是一致的。”
但尽管有证据,他们仍然没有准备好完全否定外星巨型结构的想法。 “我们真的不能说它是或不是,”马伦戈说。 ”但这位明星的做法却很奇怪。当出现这样的现象时,这很有趣——通常这意味着有一些新的物理解释或新的概念有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