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正在寻找第二个地球,位于银河系的某个地方,但新发现的世界并不完全是这样。
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 1.9 倍,绕恒星运行的距离约为地球与太阳距离的两倍?但这颗恒星是一颗白矮星,这意味着这颗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的任何生命都可能在这颗恒星的红巨星死亡之前或期间被消灭。
但这一发现仍然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这就像抢先一睹太阳系的未来,以及太阳死亡并完成自身演化为白矮星后地球的命运。
由加州大学天文学家张克明领导的这项工作显示了它被发现方式的潜力?一个现象称为微透镜?寻找银河系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类地世界。
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死亡后会变成白矮星。它们耗尽了氢燃料来融合其核心,变得不太稳定,膨胀到巨大的尺寸。这就是。
最终,恒星将完全弹出其外部物质,核心将在重力作用下塌缩形成致密物体,其明亮的光不是由聚变产生的,而是其塌缩过程的余热。那个炽热的核心就是白矮星,需要数万亿年的时间才能冷却到完全黑暗。
红巨星阶段非常疯狂。恒星的外层大气可以膨胀到其初始大小的数百倍;对太阳未来的一些预测?由于开始成为红巨星?预测它可能会变得像轨道一样大火星, 吞噬汞,金星,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地球。
我们不知道这对我们的星球意味着什么。它的毁灭是可能的。但围绕白矮星运行的类地世界的新发现表明,生存也是一种选择。
“最简单的解释是,这颗行星是在红巨星主星的作用下幸存下来的,”张告诉 ScienceAlert。
该系统的发现是由于重力的怪异和被称为微透镜的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白矮星系统距我们约4200光年。距离地球约 26,100 光年,沿着与地球相同的视线,一颗非常大、明亮的恒星短暂地排列在一起。
当来自较远恒星的光经过白矮星时,其路径被引力场弯曲,从而产生放大效应。
“在事件发生期间,白矮星透镜几乎与背景源恒星完美对齐,导致其放大了 1000 倍以上,”张解释道。
“对于这些罕见的超高放大倍率微透镜事件,像类地行星一样小的伴星可能会显着影响放大模式,使我们能够准确地推断出各种质量和轨道间隔的透镜配置。”
这使得研究人员不仅能够确定类地系外行星的质量和轨道间隔,还能确定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褐矮星的存在,该物体的质量约为白矮星质量的 30 倍。木星。
这是一种对于行星来说太大,但对于恒星来说太小?其质量仅足以在其核心融合氘,但不足以进行形成恒星的氢聚变。
这颗白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这表明在它被掏空之前,它的质量最初非常接近太阳的质量。目前这颗类地系外行星和白矮星之间的轨道分离表明,它曾经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约相同,即1个天文单位,然后随着恒星的死亡而被推得更远。
张告诉《ScienceAlert》:“这颗行星目前的轨道为 2.1 个天文单位,正好位于太阳成为白矮星后您所期望找到的地球的位置附近。”
“目前模型对于地球能否避免被吞没存在分歧,因为我们对红巨星太阳的质量损失率了解不够准确。因此,我们的发现表明,一些预测地球生存的模型可能过于悲观。有一天,地球可能会像我们发现的系统一样被吞噬。”
当太阳的红巨星阶段到来时,地球上的生命要么早已消失,要么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亮?还不足以让我们在此时此地注意到它,但是大约十亿年后,天气会很热,地球上所有的水都会蒸发。剩下的世界将非常不适合我们所知的生命。
但也许到那时,我们就会找到一种在别处谋生的方法。
“当太阳变成红巨星时,宜居带将移动到木星周围,土星的轨道,其中许多卫星将成为海洋行星,”张说。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可以迁移到那里。”
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