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醒一下我們人類有多聰明嗎? 昨天,從超過 3.2 億公里(2 億英里)之外的地方,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駕駛一艘太空船輕輕地降落在一個旋轉的物體上。小行星,收集地表瓦礫樣本帶回地球。
美國東部時間下午 6:08,OSIRIS-REx 號太空船發出的信號到達地球,讓我們知道它已經成功著陸在南丁格爾收集站在小行星貝努距離目標一公尺(三英尺)以內,僅接觸 6 秒後就再次安全彈回。
在此期間,「一觸即走」樣本採集機制(TAGSAM)臂有望從小行星上收集大量塵埃和岩石樣本,以進行進一步的綜合研究。
昨天,NASA 的事件直播顯示了著陸的 CG 動畫,因為 OSIRIS-REx 的數據傳輸速率僅為每秒 40 位元 - 對於直播視訊來說太低了。 但太空船正在拍攝這個過程,現在這些影像已經傳回地球,被編輯成壯觀的縮時攝影。
SamCam 成像儀每 1.25 秒拍攝一張照片,這將使回到地球的科學家能夠研究太空船的性能。 上面的影片由 82 張照片組成,時間為五分鐘,從約 25 公尺(82 英尺)的高度到著陸,然後太空船發射推進器彈回 13 公尺(43 英尺)的高度。
亞利桑那大學天文學家兼 OSIRIS-REx 科學家 Brittanany Enos 表示:“在初次接觸時,TAGSAM 頭部似乎壓碎了其下方的一些多孔岩石。”在 NASA 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一秒鐘後,太空船發射了一個氮氣瓶,從而調動了大量樣本點的材料。初步數據顯示,太空船在6 秒的接觸時間內大約有5 秒的時間收集表面材料,並且大部分樣本收集發生在前 3 秒。
TAGSAM 旨在透過攪拌材料然後捕獲材料來收集材料。 研究團隊希望獲得至少 60 克(2.1 盎司)的小行星風化層,但幾天後我們才知道 OSIRIS-REx 到底捕獲了多少物質。
返回的樣品來之不易,將是無價的。 科學家希望利用其化學成分為地球提供避免小行星碰撞的策略,並研究開採小行星的可能性。
像貝努這樣的小行星被認為自太陽系早期形成以來相對沒有變化。 因此,奧西里斯-雷克斯回收的岩石和塵埃將成為了解誕生太陽和行星的塵埃雲的原始化學成分的難得窗口。
亞利桑那大學 OSIRIS-REx 首席研究員 Dante Lauretta著名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了解我們的起源,解決我們作為人類問自己的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
OSIRIS-REx 將於 2023 年返回地球,形成一個規模雖小但不斷增長的小行星塵埃庫。 2010年,日本隼鳥號探測器成功收集了系川小行星的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
而去年,我們觀看了隼鳥二號成功收集了小行星龍宮的樣本; 它將在短短幾個月內將樣本帶回地球,因為它將在飛往小行星的途中飛過地球1998年 肯塔基州262026 年的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