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一名研究人員發表了超過 4,800 萬篇期刊文章——幾乎每篇發表的同行評審論文都可以在網路上免費取得。而她現在拒絕關閉網站,儘管有法院禁令和世界上最大的出版商之一愛思唯爾的訴訟。
對於那些還沒有使用它的人,有問題的網站是科學中心,這有點像科學世界的海盜灣。該網站由神經科學家亞歷山德拉·埃爾巴金(Alexandra Elbakyan) 於2011 年創立,當時她因無法負擔研究所需文章的費用而感到沮喪,此後該網站迅速走紅,每天有數十萬篇論文被下載。但去年底,該網站被紐約地區法院下令撤銷- 埃爾巴金決定反抗這項裁決,引發了一場關於誰真正擁有科學的爭論。
「當你需要瀏覽或閱讀數十或數百篇這樣的論文來進行研究時,支付 32 美元簡直是瘋了。我是通過盜版獲得這些論文的,”Elbakyan 去年告訴 Torrent Freak。 “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獲得知識,無論其收入或隸屬關係如何。這是絕對合法的。”
如果這聽起來像是現代羅賓漢的鬥爭,那是因為它確實如此。但在這個故事中,不僅僅是窮人無法獲得科學論文——期刊訂閱變得如此昂貴,以至於領先的大學,如哈佛和康乃爾大學承認他們再也買不起了。研究人員也與 15,000 名科學家表明了立場發誓抵制出版商愛思唯爾部分原因是其過高的付費專區費用。
不要誤會我們的意思,期刊出版商也做了很多好事——他們鼓勵更好的研究,這要歸功於在網路出現之前,它們對於知識的傳播至關重要。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他們是否仍在幫助科學進步。事實上,在某些情況下,「出版或滅亡」的心態造成的問題多於解決方案,越來越多的掠奪性出版商現在向研究人員收取出版其作品的費用 - 通常沒有任何適當的同行評審程序甚至編輯。
「他們感到這樣做有壓力,」埃爾巴金去年在給紐約法官的公開信中寫道。 “如果一名研究人員想要得到認可,就想開創一番事業——他或她需要在此類期刊上發表論文。”
這就是 Sci-Hub 發揮作用的地方。網站分兩個階段運作。首先,當您搜尋論文時,Sci-Hub 會嘗試立即從盜版資料庫下載它自由產生器。如果這不起作用,Sci-Hub 可以透過匿名學者(謝謝科學間諜)捐贈的一系列存取金鑰來繞過期刊付費牆。
這意味著 Sci-Hub 可以立即訪問 JSTOR、Springer、Sage 和 Elsevier 等大佬發表的任何論文,並在幾秒鐘內免費交付給您。然後,該網站會自動將論文的副本發送給 LibGen,以幫助分享這份愛。
這是一個巧妙的系統,西蒙·奧克森納姆 (Simon Oxenham)為大思考解釋:
「一舉創建了一個網絡,它可能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一所大學甚至政府都更容易接觸到科學。Sci-Hub 代表了無數不同大學機構的總和。訪問——名副其實的知識世界。”
這對我們用戶來說是好事,但可以理解的是,大型出版商很生氣。去年,紐約法院對 Sci-Hub 發出禁令,使其域不可用(Elbakyan 迴避了這一點切換到新位置),而該網站也被愛思唯爾以「不可挽回的傷害」為由起訴-該案件專家預測將贏得愛思唯爾每件盜版文章的價格約為 750 至 150,000 美元。即使按照最低估計,損失很快就會達到數百萬美元。
但埃爾巴金不僅堅持自己的立場,而且還搖擺不定,聲稱是愛思唯爾擁有非法商業模式。
“我認為愛思唯爾的商業模式本身就是非法的,”她告訴 Torrent Freak,參考《聯合國人權宣言》第27條,其中指出"人人有權自由參與社會文化生活、享受藝術並分享科學進步及其利益"。
她還解釋說,學術出版的情況與音樂或電影行業不同,盜版正在敲詐創作者。 「他們網站上的所有論文都是由研究人員撰寫的,研究人員不會從愛思唯爾收集的內容中獲得金錢。這與音樂或電影行業非常不同,創作者從每售出一份副本中獲得收入,”她說。
埃爾巴金希望這起訴訟能開創先例,讓科學界清楚知道誰擁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愛思唯爾設法關閉我們的項目或迫使它們進入暗網,這將證明一個重要的想法:公眾沒有知情權,”她說。“我們必須贏得愛思唯爾和其他出版商的支持,並表明這些商業公司的做法從根本上來說是錯誤的。”
公平地說,埃爾巴金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以下事實的保護:她在俄羅斯而且在美國沒有任何資產,所以即使愛思唯爾贏了他們的訴訟,他們也很難拿到錢。
儘管如此,這仍然是一個大膽的舉動,我們非常有興趣看看這場鬥爭的結果如何——因為如果世界更需要一件事,那就是科學知識。同時,Sci-Hub 仍在運行且可訪問對於任何想要使用它的人來說,Elbakyan 不打算很快改變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