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報告說,一種新的雷射技術揭示了秘魯數百年木乃伊上紋身的複雜細節。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新技術比分析歷史紋身的現有方法更好。
該研究於週一(1 月 13 日)發表在期刊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人員觀察了來自錢凱文化的100 多具木乃伊人類遺骸,該文化於公元900 年至1533 年左右居住在秘魯。高細節紋身[ 0.004 至 0.008 英寸] 厚,只有使用我們的新技術才能看到,”研究合著者麥可皮特曼香港中文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Live Science》。
該技術涉及雷射激發螢光(LSF),它根據樣品的螢光產生圖像,從而揭示簡單的紫外線(UV)檢查可能錯過的細節。 LSF的作用是使紋身皮膚發出亮白色螢光,從而使碳基黑色紋身墨水清晰可見。研究表明,這幾乎完全消除了紋身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血和褪色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掩蓋設計。
皮特曼說,研究小組在木乃伊遺骸上發現的三個非常詳細的紋身“主要是三角形的幾何圖案,這些圖案在陶器和紡織品等其他錢凱藝術媒介上也有發現”,而其他錢凱紋身包括藤蔓和動物圖案。
根據介紹,錢凱文化大約在一千年前沿著秘魯中部海岸發展起來,以其黑白陶瓷和紡織品而聞名。卡西亞·斯雷姆斯基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考古學家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錢凱人「有點像《權力的遊戲》中的弗雷家族,」斯雷姆斯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生活科學》,「他們在等待奇穆-印卡衝突[大約1470 年]結束,直到他們知道誰擁有優勢。
有關的:
但斯雷姆斯基表示,人們對錢凱文化的社會組織所知甚少,這使得這項研究變得有趣且重要。 「在許多社會中,刺青被用來標記具有特殊地位的人,」她說,因此「透過更好地了解錢凱紋身的樣子,我們可以開始尋找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不同類型、階級或地位的人的圖案。
然而,亞倫·德特·沃爾夫田納西州考古學部的古代紋身專家並未參與這項研究,但他並不相信 LSF 技術有用。 Deter-Wolf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Live Science》,研究作者未能包含有關LSF 技術的重要細節,也沒有解釋為什麼它比目前使用的技術(例如高分辨率紅外線或多光譜成像)更好。
此外,德特-沃爾夫對作者的結論提出了質疑,即他們研究中展示的兩個紋身是透過穿刺方法創作的,其中每個墨點都是手工放置的。相反,他指出,紋身是通過在皮膚上切出短的平行線,並從表面摩擦顏料來製作的。
德特-沃爾夫對他在論文中指出的錯誤感到“沮喪”,並表示這項研究“對當前對古代安第斯文化習俗的理解沒有做出重大貢獻”。
儘管發表的研究沒有詳細說明對秘魯阿圖羅·魯伊斯·埃斯特拉達考古博物館收藏的哪些木乃伊進行了分析,但斯雷姆斯基指出,使用LSF 等新技術重新評估博物館藏品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價值。
「雖然我們仍然不知道這些紋身的含義,但它們錯綜複雜的性質確實告訴我們錢凱有紋身藝術家!”斯雷姆斯基說。 “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皮特曼和同事在研究中寫道,LSF成像“有可能通過研究其他古代紋身來揭示人類藝術發展中類似的里程碑,包括紋身方法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