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維爾洞穴的居民與地球上的其他居民不同。大約 550 萬年前,這裡與世界其他地方隔絕,儘管這裡完全缺乏陽光,空氣有毒,對大多數陸生動物來說都過於嚴酷,但這裡卻出現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
位於羅馬尼亞黑海以西幾英里處,莫維爾洞穴於 1986 年首次被人類發現,當時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工人正在尋找新的場地建造核電廠。如今,它已被當局封鎖,只有在獲得特別許可的情況下才能進入,儘管中央洞穴自然受到一系列垂直豎井和狹窄石灰岩隧道的「守衛」。
一旦進入洞穴深處,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還不到露天的一半,並且充滿了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氫。這裡也是一片漆黑,已經有數百萬年沒有見過一絲陽光了。
由於這種超級惡劣的條件,該地點已被證明是生物學家的金礦。辛辛那提大學三名生物學家於 1996 年撰寫並發表在該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是記錄這一奇異生態系統的首次嘗試之一科學。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生活卻顯得欣欣向榮。在 1996 年的研究中,三位科學家鑑定出了 48 個物種,其中 33 個物種是這個洞穴所獨有的。除了蜘蛛、擬蠍子、潮蟲、蜈蚣之外,後來的研究也發現水蛭,蝸牛,還有很多棲息於洞穴。
洞穴中的大多數小型生物沒有視力,也缺乏色素。畢竟,誰需要視力或在漆黑中看起來漂亮呢?總體而言,它們也是一群細長的動物,擁有超長的四肢和觸角,可以幫助它們在黑暗中導航。
好像這個洞穴還不夠陌生,它是第一個被發現的依賴化學合成細菌的陸地生態系。大多數生態系需要利用陽光的能量。然而,由於洞穴中沒有自然光,細菌需要直接從化學反應中獲取能量和碳,例如硫化物的氧化或銨的氧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莫維爾洞穴更具可比性我們發現生活在熱液噴口附近的極端深海環境中。
「莫維爾洞穴系統類似深海噴口,擁有化學自養食物基礎和多樣化的生物群。然而,洞穴系統似乎缺乏化學自養微生物和動物之間的共生關係,這是深海噴口群落的特徵,」辛辛那提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1996 年《科學》雜誌的論文中總結道。
莫維爾洞穴深處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即使在知道它存在幾十年後,研究人員仍然相信有更多的居民有待發現,其中一些可能對演化生物學甚至生命本身的本質有深入的了解。
本文的早期版本首先是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