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都在盡可能地耐心等待儘管疫苗問世,但仍存在不少問題。 我們什麼時候會有疫苗? 它將如何分配? 它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有效嗎?
在這些迫切的未知因素中,我們還需要提出另一個重要問題。 有多少人會選擇接收何時可以接種疫苗? 答案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
面對如此致命的? A記憶中前所未有的? 人們很容易認為,COVID-19 明顯且壓倒性的危險會抵消人們的恐懼不願意或拒絕接種疫苗。 但這樣的假設是錯的。
反疫苗接種現象? 被稱為疫苗猶豫? 被官方認為是其中之一全球最嚴重的健康威脅(那是在大流行前的世界)。
如今,對疫苗猶豫不決所帶來的風險可能會帶來更加嚴重的問題,而且新研究強調了我們面臨的問題的嚴重性。
在一個六月進行的全球調查該調查涉及來自 19 個國家的 13,000 多人,大多數人表示他們非常或有可能接種已被證明安全有效的 COVID-19 疫苗。 這是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大多數人只佔調查參與者的71.5%。 換句話說,幾乎十分之三的人表示他們要么不會接種疫苗(表示拒絕),要么持中立態度(表示猶豫)。
更令人擔憂的是,研究人員之所以選擇調查 19 個國家,是因為就報告的 COVID-19 病例數而言,這些國家是調查時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Lazarus 等人,《自然醫學》,2020)
上圖:P每個國家都有 % 的受訪者對「如果 COVID-19 疫苗被證明安全有效並且可用,我就會接種」這一問題做出積極回應。
正如研究人員指出的那樣,如果做出同樣的決定,這些數字可能會轉化為現實世界中數千萬潛在的疫苗接種者;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承認,此類調查並不一定能夠準確預測實際疫苗接種情況,因為疫苗決策取決於許多因素,並且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整體而言,不同國家對疫苗的接受程度差異很大,中國民眾的接受程度最高(88.6%),俄羅斯的接受程度最低(54.9%),波蘭的負面反應比例最高(27.3%)。
一般來說,收入較高和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更有可能對疫苗產生積極反應,女性與男性相比,老年人與年輕人相比也是如此。
總是,在人們對政府更信任的國家,疫苗信心較高,而在詢問雇主強制接種疫苗的問題時,疫苗信心較低。
這項研究由巴塞隆納大學傳染病研究員傑弗瑞·拉扎勒斯(Jeffrey Lazarus) 領導,該研究的作者表示:「所有受訪者,無論國籍如何,都表示,如果雇主強制要求接種COVID-19 疫苗,他們就不太可能接受疫苗」。在他們的論文中解釋。
“在所有報告疫苗接受率高低的國家中,這一發現表明,促進自願接受對雇主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總體而言,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結果表明,政府和衛生當局需要做好準備,解決疫苗猶豫問題,並提高公眾的疫苗知識,以便人們在有新冠肺炎(COVID-19) 免疫措施可用時選擇接受。
來自各種可信賴來源的清晰一致的溝通對於建立公眾對疫苗計劃的信心至關重要,而時間至關重要。 此次調查後進行的後續民調顯示人們對疫苗的猶豫實際上可能正在加劇,即使我們距離疫苗的發布越來越近。
在所有這些猶豫、懷疑和困惑的背景下,全球範圍內的 COVID-19 病例仍在上升,而且賭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高。
“接受 COVID-19 疫苗的意願遠非普遍,這令人擔憂。”研究人員寫道。
「除非更好地理解和解決接受 COVID-19 疫苗的意願如此巨大差異的根源,否則各國之間疫苗覆蓋率的差異可能會延遲全球對這一流行病的控制以及隨後的社會和經濟復甦。”
研究結果報告於自然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