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對政治趨勢的研究表明,儘管我們的社交媒體Echo Chambers可能沒有幫助,但我們不應該責怪他們的政治兩極分化。
數字技術既被動地和積極地塑造我們的意識形態的想法,使網絡成為擴大社交部門的簡單景觀山羊,但是看來那些使用社交媒體最少的人也是那些最快地吸引政治極端的人。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布朗大學經濟學家進行的,利用了美國國家選舉(ANES),自1948年以來一直在收集有關該國選舉行為的信息。
信息是通過面對面調查收集的,其中包括選民年齡,社會背景,政治傾向,價值觀以及對政治團體和候選人的看法。
進入這種組合是從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收集的一系列數據,可追溯到1996年以及在少數非選舉年中。
從這些數字中,研究人員希望確定這些年來政治行為發生了變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明確的關係可能暗示原因。
雖然諸如“ alt-right”和“假新聞”之類的術語的出現似乎很明顯,但我們的政治景觀在其邊緣散發出來,但對兩極分化的定義確定了本身是一個兩極分化的問題。
研究人員採用了八種單獨的政治態度措施,包括黨派分類基於地理,問題一致性, 和筆直投票。
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削減它的任何方式,至少從1996年開始,美國人口在其政治觀點上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多。
但是,其他數據顯示的趨勢甚至更早。
“有趣的是,該指數在1996年之前的十年中與之後的十年一樣迅速地增長,許多個人措施也表現出了這種模式,”研究人員寫道在他們的報告中。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很快怪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互聯網,尤其是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平台。
作為部落的動物,我們人類只愛上那些沒有分享我們的意識形態的人,而與那些沉迷於我們的人在一起的人,不僅會淘汰和解脫那些不分享我們的意識形態的人。
數字技術也鼓勵我們確認偏見通過提供我們以前喜歡的新聞和娛樂活動更有可能吸引的新聞和娛樂。
但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數據不支持此模型。
“我們發現,最不可能使用互聯網的群體在1996年至2016年之間的兩極分化變化大於最可能使用互聯網的群體,”寫研究人員。
例如,通過衡量黨派情感的衡量 - 一個政治群體對另一個政治群體的態度 - 對65歲以上的人的兩極分化速度是18至39歲的人的速度。
實際上,在八項措施中的七個中,相似的與年齡相關的增加反映到各個程度。
自從1996年首次收集數據以來,互聯網使用的總體上升一直在增加,但老一輩仍然沒有像年輕人那樣頻繁地使用互聯網。
在去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年齡在18至39歲之間的四分之三以上據報導,以獲取有關在線競選的信息。
在65歲以上的人中,只有不到40%的人以其政治信息而轉向網絡,而年齡超過75歲的人則降至不到20%。
“我們的發現並不排除互聯網在最近的兩極分化的崛起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一位研究人員說,傑西·夏皮羅(Jesse Shapiro)來自布朗大學。
“但是他們對將兩極分化與在線新聞和社交媒體聯繫起來的一些共同敘述感到懷疑。”
研究人員首先發布了他們的發現回到三月份。他們最近發表的研究這國家科學院論文集他們的最初研究擴展了,包括有關2016年大選的數據。
社交媒體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但是任何將責任歸咎於互聯網的模型都必須解釋為什麼它影響到那些根本沒有在線的人。
無論將我們的社會脫穎而出,這顯然都是一個複雜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