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塑膠污染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問題已經變得如此嚴重,以至於微塑膠現在已經融入大氣的正常循環中,像氧氣或水一樣在地球上循環。
根據研究人員進行的採樣和建模,塑膠顆粒從海洋噴霧和路面上升到空氣中,穿過大陸並到達地球上最偏遠的地點。
這些塑膠中的大部分似乎已經在我們的生態系統中循環了很長一段時間——這凸顯瞭如果我們要扭轉塑膠潮流,我們需要進行多少大規模的清理工作。
“我們到處都發現了很多遺留的塑膠污染,”地質科學家珍妮絲布拉尼說來自猶他州立大學。 “它在大氣中傳播並沉積在世界各地。”
“這種塑料並不是今年的新塑料。它來自我們幾十年來已經傾倒到環境中的塑料。”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間,研究人員從美國西部 11 個不同地點收集了 313 個空氣中微塑膠樣本。他們發現,84%的塑膠顆粒來自道路灰塵,11%來自海水噴霧,5%來自農業土壤,0.4%來自人口來源。
換句話說,這些塑膠主要是在道路上磨碎或從海洋垃圾場中撈起的塑膠。微塑膠污染不僅集中在城市地區,它還透過風傳播到各個地方。
然後將研究結果輸入電腦模型,試圖找出全球大氣塑膠的模式可能會是什麼樣子。研究團隊推斷,這些顆粒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可能從一個小時到近一周不等——足夠長的時間讓塑膠在各大洲傳播。
模型顯示,雖然南極洲的偏遠荒野沒有輸出任何空氣中的微塑料,但很可能會進口它們,而且全球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科學家發現的幾乎所有地方,包括國家公園,微塑膠都在積累,據估計,海洋上空的濃度最高。
“根據我們對塑膠來源和模擬運輸路徑的最佳估計,大多數大陸都是海洋環境中微塑膠的淨進口國,”娜塔莉·馬霍瓦爾德說來自康乃爾大學。 “這強調了遺留污染對大氣塑膠負擔的累積作用。”
雖然研究的建模部分使用了一些猜測和估計來繪製全球範圍內空氣中的微塑料,但毫無疑問,這些污染顆粒正在風中飄揚。
迄今為止,已產生近 100 億噸塑料已生產自 1900 年代初期以來,全球範圍內都有這種垃圾,據估計,其中 12-18% 沒有透過垃圾掩埋、回收或焚燒處理。
這項最新研究背後的團隊呼籲對所有這些塑膠的最終去向以及它們的分佈方式進行更多研究全世界– 影響生態系、野生動物、食物鏈,並最終我們的健康。
“我們進行建模是為了找出來源,但不知道來源可能是什麼,”馬霍瓦爾德說。 “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個水平上,大氣中存在如此多的塑料,不幸的是,它們在海洋和陸地上積累,然後再循環和移動到各地,包括偏遠的地方。”
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