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警告說,加拿大、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正在突然崩潰,可能比預期更快釋放大量溫室氣體。
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擔心氣候變遷它以全球兩倍的速度使北極和亞北極地區升溫,將釋放導致地球變暖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這些二氧化碳和甲烷已安全地鎖在地球的冰凍景觀中數千年。
人們認為這個過程將是漸進的,使人類有時間減少碳排放,以防止永久凍土融化陷入冰川融化和全球暖化的自我延續的惡性循環。
但一項研究週一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說,對這種緩慢而穩定的融化會釋放多少碳的預測忽略了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過程,即某些類型的冰冷地形突然解體 - 有時在幾天之內。
主要作者、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北極和高山研究所所長梅里特·圖雷茨基(Merritt Turetsky) 表示:「雖然不到20% 的冰凍土地會發生永久凍土突然融化,但它會使永久凍土碳釋放量預測增加約50%。
她告訴法新社:“在未來所有變暖的情況下,突然解凍都會導致碳淨損失到大氣中。”
永久凍土包含岩石、土壤、沙子和純淨的地面冰塊。 其豐富的碳含量為生命的殘骸曾經在北極繁盛的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這種從未完全分解的物質已被凍結了數千年。
它的面積幾乎相當於加拿大和美國的總和,蘊藏約 1.5 兆噸碳——是大氣中碳的兩倍,是工業化開始以來人類排放量的三倍。
其中一些曾經堅如磐石的土地已經開始軟化,顛覆了原住民社區並威脅到工業基礎設施橫跨亞北極地區,特別是在俄羅斯。
關於這片不那麼永久的永久凍土層是否已經開始釋放大量甲烷或二氧化碳,證據不一。
預測也不確定,一些科學家表示,未來的排放量可能至少部分被吸收和儲存二氧化碳的新植被所抵消。
但專家表示,毫無疑問,隨著氣溫上升,永凍土將繼續融化。
“快速而戲劇性”
在一個9月發表特別報告聯合國氣候變遷科學諮詢機構IPCC研究了兩種情境。
報告總結道,如果人類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將全球暖化控制在 2°C 以下(2015 年巴黎氣候條約的基石目標),「到 2100 年,永久凍土面積將減少 24%」。
IPPC 表示,在另一個極端,如果化石燃料排放量在未來 50 年內繼續成長(可以說是同樣不可能的前景),多達 70% 的永久凍土可能會消失。
但圖雷茨基表示,這兩種情況都假設損失將是漸進的,這可能是個錯誤。
她和同事在 2019 年的評論中指出:“我們估計,到 2300 年,低地湖泊和濕地以及高地丘陵的永久凍土突然融化可能會釋放 60 至 1000 億噸碳。”也發表於自然。
一噸碳相當於 3.67 噸二氧化碳 (CO2),這意味著以目前的速度計算,相當於全球約八年的排放量。
她說:“這還不包括其他地區預計將釋放的 2000 億噸碳,這些碳將逐漸解凍。”
研究指出,目前的氣候模型沒有考慮到永久凍土快速崩塌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釋放的氣體量。
梅里特說,突然解凍是“快速而劇烈的”,並補充道:“森林可能在一個月內變成湖泊,山體滑坡可能會毫無徵兆地發生,看不見的甲烷滲漏孔可能會整個吞沒雪地摩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