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沮喪揭穿了幾十年來找出導致主要情緒障礙的個體基因的工作的真相。
這並不是說憂鬱症不會透過家庭遺傳,而是意味著任何可能發揮作用的基因都不會單獨發揮作用。
來自美國各地的研究人員對超過 62 萬人進行了分析,這是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最全面的研究。經過一番緊張的搜尋,團隊卻空手而歸。
“這項研究證實,尋找決定憂鬱症的單一基因或少數基因的努力注定會失敗。”遺傳學家理查德博德說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它的結論對於任何希望創造診斷工具和治療方法的臨床機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他們相信憂鬱症是一些簡單的基因損壞的結果。
20多年來研究人員懷疑焦慮和憂鬱等慢性情緒障礙的根源在於大腦細胞運輸系統的故障。
深入挖掘,負責調節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吸收的基因招致了很多指責,導致人們懷疑,一兩個突變,或許還有及時遭受創傷,就足以導致嚴重精神疾病的風險。
近年來的許多研究已經篩選了基因庫,尋找情緒障礙和稱為單核苷酸多態性的遺傳「調整」之間可能的關係,不乏候選人。
這是一個誘人的想法,承諾基因篩檢可以告訴我們誰可以從針對缺陷的定製藥物中受益。
也許這畢竟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任何時候有人聲稱已經鑑定出‘導致’複雜性狀的基因,我們就應該對此表示懷疑。”邊境說。
研究人員並沒有測試所有聲稱與憂鬱症有關的 DNA 變化,只是測試了 18 個最有可能的候選者,這些變化在文獻中至少出現過 10 次。
研究人員掃描了 23andMe、精神病學基因組學聯盟和英國生物銀行的資料庫,收集了覆蓋超過 50 萬人的基因樣本。
他們納入了各種情緒障礙測量方法,並應用一系列統計測量方法將這 18 種遺傳差異與憂鬱症之間的潛在關聯歸零。
研究人員甚至考慮到了需要某種環境觸發因素的潛在變化,例如社會經濟逆境或性虐待。沒有什麼突出的。
“我們發現,作為一個整體,這些候選基因與憂鬱症的相關性並不比任何隨機基因更大,”馬修凱勒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神經科學家。
「我們並不是說憂鬱症根本不是遺傳性的。它是。我們的意思是,憂鬱症受到許多、許多變異的影響,並且每一種變異單獨產生的影響都很微小。”
這意味著我們仍然有充分的理由繼續研究 DNA 來尋找憂鬱症的原因,但我們不能只關注單一基因,相反,研究人員需要尋找協同作用的網絡。
研究人員很快指出,未能找到如此簡單的連結並不是遺傳學家的錯。眾所周知,基於行為和候選基因之間基本關係的假設是有缺陷的。
但他們聲稱,其他領域的重要性不那麼高,這讓我們對找到「憂鬱基因」的例子抱有希望。是時候繼續前進了。
“就像《皇帝不穿衣服》一樣。”那裡什麼也沒有,”凱勒說。
“我希望這是此類研究棺材上的最後一根釘子。”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