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千年來,世界氣候經歷了相當多的起伏。現在發生的事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兩篇新論文證明,工業時代之前的峰值變暖和變冷事件 - 例如所謂的小冰河時期和中世紀溫暖時期- 其範圍遠小於當今人類造成的全球暖化的範圍。
這兩篇論文的作者使用了一個強大的資料庫,該資料庫由近 700 個歷史溫度代理記錄(包括樹木、冰、沉積物、珊瑚、洞穴沉積物和文獻證據)彙編而成,編織出了自羅馬書。
大氣科學家內森·施泰格 (Nathan Steiger) 表示:“主要結論是,當代的氣候變遷與過去 2000 年發生的情況非常不同。”解釋了在最近的新聞發布會上。
“過去的溫暖和寒冷只是區域性的,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全球性的。”
這些新發現基於七種不同的統計技術,為當前的氣候危機提供了更清晰的歷史背景。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像小冰河時期這樣的事件在全球範圍內同時發生,但發表在《自然尚未在氣候模型模擬、全球重建或代理數據中找到任何證據支持這一說法。
透過觀察整個地球逐年的溫度趨勢,第一篇論文的作者發現,上個千年的最冷時期發生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而且發生在不到一半的地球上。
例如,太平洋中部和東部在15世紀經歷了最冷的高峰;而歐洲和北美東南部直到200年後才受到這股冷鋒的攻擊。
當我們觀察暖化事件時,即使在中世紀溫暖時期(也稱為中世紀氣候異常),作者也發現只有 40% 的地球表面達到了峰值溫度。
在這些自然氣候變遷中,現代和工業時代顯得特別突出。迄今為止,這是過去兩千年來最溫暖的時期,幾乎所有地方都在發生這種情況,覆蓋全球 98% 以上的地區。
(Neukom 等人,《自然》,2019)
就連研究人員也對這場日益嚴重的氣候危機的巨大範圍感到驚訝。斯泰格在給 ScienceAlert 的電子郵件中表示,他和他的同事希望找到幾個尚未與世界其他地區同步變暖的地點。然而,最終只有西南極洲的一小部分地區真正支持了這一預測。
「因此,儘管最近全球暖化速度並不完全均勻,孤立地區幾乎沒有變暖甚至變冷,但氣候系統現在處於前所未有的全球溫度一致性狀態,」作者寫。
第一份報告的結論得到了第二項研究的進一步驗證,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透過考察地表變暖的速度及其驅動力,這項配套研究清楚地表明,工業化前的氣候變遷(包括變冷)主要是由於火山活動而發生的。
(Neukom 等人,《自然地球科學》,2019)
這兩篇論文共同表明,工業革命之前的高峰暖化和變冷事件受到區域氣候變遷的限制,這些變化不夠強烈或持續時間不夠長,不足以產生全球同步氣候變遷。
相較之下,今天的氣候危機發生的速度和規模如此之大,不能僅用自然氣候變遷來解釋。
「毫無疑問,人類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地球的氣候,」說澳洲國立大學古氣候學家內裡莉·艾布拉姆(Nerilie Abram)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這些研究是對過去 2000 年地球氣候最全面的評估,它們表明我們今天所處的氣候是多麼不尋常。”
整個世界似乎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