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行星看起來很像一個家。木星是專橫的爸爸,讓每個人都保持一致。天王星和海王星是一對很酷的雙胞胎,他們只在一起閒晃。 地球是超級書呆子的努力者。 冥王星是害群之馬。 和汞有一條尾巴。
是的。 幾乎就像一顆巨大的彗星,尾巴在距離地球數百萬公里的地方流淌,發出微弱的橙黃色光芒。
這一切都歸功於水星的位置:水星是太陽系最裡面的行星。 它與我們恆星的距離還不到地球距離的一半,平均距離為 5,800 萬公里(3,600 萬英里)。
在那個距離,這個小而緻密的岩石世界不斷地沐浴在太陽輻射和受到太陽風的衝擊。
這是 6 月 4 日透過 60 毫米折射鏡和 589.3/1.0 奈米帶通濾光片看到的水星及其鈉尾。 左下角拖尾的星星是 HIP 31650。pic.twitter.com/jlbKu5B3Oo
? Qicheng Zhang (@aciqra)2020 年 6 月 14 日
由於水星的質量如此之低(約為地球質量的 5.5%),因此從引力角度來說,它並不是特別強大。 它的磁場也不是特別強:只有地球磁場的百分之一。
因此,這顆行星不具有我們可以合理地稱為大氣層的東西。 相反,它有一個薄外逸層主要由氧、鈉、氫、氦和鉀原子組成被太陽風掀起和微流星體轟擊。 此外逸層在重力作用下與行星相連,但過於分散,無法表現出氣體的性質。
所有這些都表明,水星表面幾乎沒有抵禦太陽輻射和太陽風的保護。
我們知道太陽輻射會產生壓力。 我們甚至利用這種壓力推進裝有帆的太空船,有點像風推動帆船。 輻射壓力是彗星形成尾巴的原因。
當彗星靠近太陽時,彗星內部的冰開始昇華,在逃離彗星身體時揚起灰塵。 太陽輻射壓力把灰塵推成一條長尾巴,而氣體是由太陽風中嵌入的磁場塑造的; 這就是為什麼彗尾總是遠離太陽——產生彗尾的不是運動,而是彗尾與恆星的距離。
汞有冰嗎,但這不是它尾巴的構成材料。 主要成分是鈉原子; 當太陽的紫外線輻射電離時,它們會發光,其過程類似於驅動地球極光的過程。
結果,這顆行星看起來像一顆彗星,其彗尾已被觀察到幾乎在流動。距地球350萬公里。
2020 年 11 月 10 日:
? 塞巴斯蒂安·沃爾特默博士 (@SeVoSpace)2020 年 11 月 15 日
那不是彗星,而是我們的內行星水星的尾巴? 從我的後院。 此堆疊影像透過客製化的鈉濾光片曝光。 地平線是從第一次曝光開始的。#汞 #角宿一 #黃色的 #鈉 #鈉尾 #角宿一 #天文學 #科學 pic.twitter.com/vjpK3RAkeA
金星,偶爾,當太陽風以正確的方式吹時,會有一個電離氧的尾狀結構。 彗星的尾部可能含有鈉。 木星的衛星木衛一富含鈉。 而地球的月球,光禿禿的,沒有受到太陽風的保護,還有一個鈉尾,儘管它不像水星那樣大或茂盛。
但水星的尾巴很特別還有另一個原因。 透過在水星軌道上的不同時間進行研究,我們可以了解水星外逸層的季節性變化,以及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事件如何影響這顆小行星。
?#ETC2020 年 7 月 8 日 (190/366)
? APOD(@APOD_Bot)2020 年 7 月 8 日
? 水星的鈉尾
? 安德里亞·亞歷山德里尼
? 更多資訊:https://t.co/c00K7hBXH6 pic.twitter.com/SCRZkdvLFm
由於鈉尾主要被發現與岩石天體有關,因此識別其他恆星周圍系統中的鈉可以幫助我們追蹤岩石系外行星,並評估它們潛在的宜居性。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行星之間的差異是多麼大——太陽系中的每顆行星,甚至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有自己的特質。 每一個都是稀有珍貴的個體; 了解如何以及為什麼是了解更大宇宙中的行星和行星系統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