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人類世已成為一個非正式的流行詞,用來描述人類改變地球的無數且前所未有的方式。
然而,隨著這個概念被更廣泛地採用,定義開始變得模糊。今天,人類世及其時間線的含義因發言者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對地質學家和地球系統科學家來說,工業革命通常被認為是人類世的黎明——此時人類對地球系統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占主導地位的全世界。
然而,許多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認為,18 世紀更像是日出,人類時代在某些地區真正開始升溫。在此之前,人類統治的曙光已經出現。
自更新世晚期,一直到全新世(我們現在的時代),人類一直在對地球環境產生“明顯的、可檢測的和前所未有的轉變”,州關於這個主題的一篇新論文。
雖然這些變化可能不足以在技術上定義為新的地質時代,但我們也需要術語來描述這種早期的影響。因為現在,來自不同學科的人們正在使用這個術語,其含義略有不同。
“剖析對人類世的多種解釋表明,一系列截然不同但又有所重疊的概念正在發揮作用,”說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地質學家科林沃特斯。
早在工業化、全球化、核彈和現代社會蓬勃發展的幾千年前氣候變遷,人類已經處於成為行星主導力量的第一階段。
農作物馴化與狩獵的興起牲畜的傳播採礦業以及城市化過程都對地球的土壤特徵及其化石記錄造成了巨大的變化,使我們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
例如,早在西元前 3400 年,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冶煉銅,而 3000 年前,狩獵採集者和農民已經改變了地球的大部分地區。
雖然這些較小且較慢的區域變化並沒有像更現代的行動那樣破壞地球整個系統的穩定,但一些研究人員思考我們低估了這些早期土地利用變化對氣候的影響。
因此,有些人考慮使用「前人類世」或「原人類世」等術語來描述二十世紀中葉之前的重大人類影響。
其他人則認為大寫的「Anthropocene」應該代表一個時代的嚴格定義的地質概念,而未大寫的版本應該用於更廣泛的解釋。
即使在工業革命之後,當人類的影響顯而易見時,有些人仍然認為我們需要定義人類世的進一步進步。
例如,二十世紀中葉的“大加速”被認為是人類世的“第二階段”,當時人類的事業和影響力開始呈指數級增長。
第二階段不僅包括快速的地質變化,還涉及人類也開始隨著我們的行動而改變的社會經濟因素和現代生物物理過程。
研究人員表示:“這展示了思想和術語在學科之間移動的方式的典範,就像人類世的情況一樣。”寫。
目前尚不清楚人類世的下一階段會是什麼樣子,但我們所做的許多變化目前是不可逆轉的,並且可能在我們的物種消失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下去。
不過,作者認為,有一件事是明確的。自大加速以來,人類對我們的星球做出了異常迅速的轉變”遠超過「全新世早期的高潮事件。
「考慮到標誌著年代地層人類世開始的變化速度和規模,很難證明低於系列/紀元的排名是合理的,」作者得出結論。
該研究發表於地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