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氧化碳含量夠高,它們就會破壞行星冷卻雲
氣候變遷的最壞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如果二氧化碳含量夠高,層積雲就會破裂。 由於這些雲透過將光線反射回太空來冷卻地球,因此幹擾它們將加劇全球變暖,超出迄今為止認真考慮的範圍。 儘管人類不太可能釋放足夠的二氧化碳來引發這場災難,但我們正在朝著比任何人都應該感到舒適的更接近的方向前進。
層積雲通常是一種不降雨的雲,廣泛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任何時候覆蓋了幾乎 20% 的海洋。 它們是強大的反射體,因此,如果它們覆蓋的地球部分大幅下降,全球氣溫就會急劇上升。
事實上,如果我們完全失去了世界上的層積雲,整個地球將會變暖 8°C (14°F),塔皮奧·施奈德教授加州理工學院的報告自然地球科學。 亞熱帶地區的氣溫將平均上升 10°C (18°F),但很難想像還有任何人類文明能夠精確記錄這種情況。 順便說一句,這種上升是在氣候模型已經預測的氣溫上升之上,而不是包括在內。
施耐德模擬了較高的二氧化碳含量對層積雲的影響。 他發現,當大氣濃度超過百萬分之 1,200 (ppm) 時,雲層內部就會出現不穩定現象,上方的大氣層對於長波長輻射變得更加不透明。 它們將現有的巨大層積雲分解成分散的積雲馬勃球,反射的光量不到 10%。
而且,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就幾乎不可能逆轉了。 改革層積雲庫需要二氧化碳水平低於今天的水平。 在中介CO處2集中註意力,現有的情況將被維持,無論它是什麼。
施奈德表示,雖然後果是巨大的,但只有當大氣模式在非常精細的尺度上運行時,這種影響才能被檢測到,這就是為什麼以前的全球氣候模式錯過了它。 考慮到我們對當時條件的了解,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過去的某些時代,例如 5000 萬年前的始新世早期,溫度驚人地高。
在你變賣所有世俗財富並加入世界末日般的死亡崇拜之前,請務必注意,我們距離 1,200 ppm 還很遙遠,並且可能永遠無法實現這一目標。 工業革命之前,二氧化碳2濃度約 270 ppm。 現在為 410 ppm。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預計水準將達到600-1,000 ppm如果我們拒絕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那麼到 2100 年,如果我們認真對待,那麼到 400 ppm 以下。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考慮施耐德的估計實際上過於樂觀的可能性,層積雲塌陷可能發生在較低的水平。 這是我們真正想要承擔的風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