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被困在琥珀中的史前生物中,我們從未想過蝸牛。
但這正是古生物學家所發現的——保存得如此完美,以至於其精緻的外殼完好無損,並且首次觀察到史前軟蝸牛組織。 同一塊琥珀中還存在第二個保存較不完好的蝸牛殼。
這些蝸牛被包裹在來自緬甸的 9900 萬年前的琥珀中,來自白堊紀,當時世界上一些最受歡迎的蝸牛, 例如霸王龍、迅猛龍和三角龍曾踏足過地球。
它們的形態顯示它們是人類的祖先環藻科陸生蝸牛家族。 這使得它們不僅是琥珀中發現的最古老的蝸牛,而且還使它們躋身於琥珀中最古老的蝸牛之列。最古老的環環藻發現於亞洲。
您可能知道,蝸牛非常脆弱。 它們的身體又軟又濕,它們的外骨骼(也稱為貝殼)很脆。
有些蝸牛被保存在化石記錄中,但保存在琥珀中的蝸牛極為罕見。
(Xing 等人/白堊紀研究)
這件作品於 2016 年從一位私人化石收藏家手中購買,比迄今為止已發現的任何其他蝸牛軟組織都要古老 7000 萬年。 而且它非常特別——包括幼魚的頭、腳和眼柄。
「古樹樹脂具有非凡的保存潛力,可以在完美的 3D 空間中捕捉數百萬年前化石生物的最精細細節 - 以至於它們看起來就像昨天剛剛被困在樹脂中一樣,”澳洲莫納什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傑弗瑞‧史迪威 (Jeffrey Stilwell) 告訴約翰‧皮克雷爾 (John Pickrell)國家地理。
由於這種蝸牛太年輕,因此很難對其進行正面識別,儘管它具有一些與化石和現存環螺科物種相似的形態特徵,例如鰓蓋,一種蝸牛用來密封其殼的「蓋子」。
也許更有趣的是,當蝸牛被包裹在琥珀中時,它很可能還活著,它的身體被拉伸和扭曲,頭部周圍有一個氣泡。
“蝸牛的柔軟部分被拉伸得非常厲害,這可能代表著它最後一次嘗試逃跑,但沒有成功。”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
“鑑於蝸牛活著時似乎被埋在樹脂中,這可以解釋保存的軟組織明顯變形的原因。”
(Xing 等人,白堊紀研究,2018)
他們假設,事件的可能順序是,當樹脂開始吞沒小蝸牛時,它的眼睛伸出來,沿著小蝸牛爬行。 它伸長身體試圖逃跑,這時樹脂在它的身體周圍流動。
一旦被困,蝸牛就會排出空氣,可能是來自其殼內的肺,這些空氣向外冒泡,遮住了它的頭部。
儘管這無助於鑑定,但這種蝸牛的存在這一事實為近年來在大約9900 萬年前的緬甸琥珀中發現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增添了令人驚嘆的新發現,以前所未有的水平揭示了白堊紀時期該地區的細節。
先前的發現包括恐龍尾巴上覆蓋著精緻的羽毛,有史以來第一個發現; 一個真的長鞭狀尾巴的奇特蛛形綱動物; A微小的史前“相反的鳥”與恐龍一起滅絕的物種; 這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變色龍; A頭上有金屬尖刺的“吸血螞蟻”;史前青蛙; 和一個蛇寶寶。
琥珀中的蝸牛現收藏於中國潮州德旭古生物研究所。
描述它的論文已發表在期刊上白堊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