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銀河係就有 1,000 億至 4,000 億顆恆星,每顆恆星都可能有行星圍繞其運行。在可觀測的宇宙中,可能至少有兩兆個像我們這樣的星系,每個星係都由數兆顆行星圍繞著數千億顆恆星運行。
即使能夠維持生命的行星極為罕見,但僅從數量上來看,宇宙中的某個地方應該存在著智慧生命。
例如,根據商業內幕,如果我們銀河系中只有 0.1% 的宜居行星擁有生命,那就意味著大約有 100 萬顆行星上有生命。
這些數字促使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對外星生命形式提出疑問:“它們在哪裡?”這個問題被稱為費米悖論,最可能的答案與人類有關。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大過濾器”假說,該假說認為,在智慧生命有機會逃離其原始星球的界限之前,它會遇到某種牆壁 - 大過濾器。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任何像我們這樣的星球在與其他世界進行交流之前都必須掌握某些過渡時刻。有些發生在生命的早期階段,在我們的例子中,我們可能會在演化過程中遇到這個過濾器。
如果任其繼續下去,最終將摧毀我們所知的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這是氣候非常穩定在過去 12,000 年左右的時間裡,人類文明得以蓬勃發展,受益於農業和最終的工業化(儘管諷刺的是,這也可能是我們的毀滅)。
最近的研究指出了幾個特徵的物種更有可能在遭受嚴重破壞的星球上生存下來氣候變遷:最重要的兩個是不加區別的味覺和快速的繁殖週期。因此,人類基本上與被認為是主要倖存者的生物類型相反。
換句話說,儘管事情在不同的星球上不會以相同的方式展開,但生命可能需要克服許多其他文明尚未克服的障礙。
大衛華萊士-威爾斯寫在紐約雜誌:「在一個有數十億年歷史的宇宙中,恆星系統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分開,文明可能會出現、發展,然後自我毀滅,速度太快而無法找到彼此……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大規模滅絕一切才剛開始,更多的死亡即將到來。
其他思想家對此有不同的答案,這甚至更令人沮喪(或更少 - 取決於您的觀點)。
牛津神經科學家安德斯·桑德伯格、貝爾格萊德天文台成員米蘭·契爾科維奇和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專家史都華(Stuart Armstrong)認為外星人並未滅絕,但是正在冬眠,等待宇宙冷卻。
提比里斯自由大學的紮紮·奧斯馬諾夫教授認為,我們對外星巨型結構跡象的搜尋尚未得到回報,因為我們在應該觀察星星的時候卻在觀察星星。環視脈衝星。
和物理學家布萊恩考克斯建議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對於我們自己的文明以及任何其他文明來說,這是一個警世故事。
考克斯說:“科學和工程的發展可能不可避免地超過政治專業知識的發展,從而導致災難。”
物理學家認為,如果智慧生命在充分發展後就不知不覺地滅絕了,“我們可能正在接近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