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西洋的座頭鯨已從瀕臨滅絕的狀態中恢復過來
一項新的統計顯示,巴西沿海人口從 20 世紀 50 年代的約 450 人增加到現在的 25,000 人
南大西洋的座頭鯨恢復得非常好,研究人員估計其數量應該會在 2030 年達到商業捕撈之前的水平。
L. Candisani/Insituto Aqualie 提供
曾經因捕獵而幾近滅絕的座頭鯨,如今在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的海域游弋,數量已回升。
估計25,000新星大翅目現在住位於南大西洋西部。 研究人員在 10 月 16 日報告稱,這大約佔人口捕獵前水平的 93%,該水平也通過新的計數方法進行了更新。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
「這是個好消息,」墨西哥城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生物學家瑪麗亞·巴斯克斯 (María Vázquez) 說,她沒有參與這項評估。 她一直在研究墨西哥西海岸附近受威脅的座頭鯨族群,並觀察其進展。 「我們年復一年地看到,有更多的動物、更年輕的動物、更多的後代,」她說。
這種反彈可能是座頭鯨全球趨勢的一部分。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數據,在 14 個已知族群中(7 個在南半球,7 個在北半球),10 個已顯示出恢復的跡象。 其他四隻尚未康復,被視為瀕臨滅絕。
南大西洋西部大約在 1830 年開始捕鯨,導致那裡的座頭鯨數量在 1958 年銳減至 440 頭。
國際捕鯨委員會 2006 年至 2015 年間的評估表明,捕鯨數量已恢復到捕鯨前豐度的 30% 左右。 但計算移動動物的數量很複雜,尤其是當動物在水下遷移數千公里並且只有在浮出水面呼吸時才能被看到時,情況更是如此。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考慮了空中和艦載的觀測結果,以及新的歷史和遺傳數據,這些數據表明人口比想像的更有彈性和生產力。 「在先前的評估中,我們對族群規模的估計不太準確,而且我們只有現代捕鯨活動的數據,」西雅圖 NOAA 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的海洋生物學家 Alex Zerbini 說。
例如,關於被擊中和失踪率的歷史數據——當獵人用魚叉刺傷一頭鯨魚,但它逃脫並隨後死亡——使研究人員能夠對大約27,000 頭座頭鯨的獵前數量進行更準確的估計。 澤比尼說,基因數據使研究小組能夠“估計在瓶頸期間種群中可生育的雌性的最低數量”,此時種群數量處於最低水平並且遺傳變異性降低。 “因此,當人口非常非常少時,我們就知道有多少女性存在。”
基因數據讓巴斯克斯興奮不已。 她說,這顯示南大西洋的人口並沒有失去遺傳變異,這是考慮人口健康的基礎。
澤比尼說,他希望新的計數方法能揭示其他座頭鯨族群的類似成功故事。 但他擔心座頭鯨的恢復可能只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和氣候變遷帶來的新威脅海洋垃圾(序號:8/10/15)。 「氣候變遷影響整個生態系統,因此也會影響鯨魚,」他警告。 而且「這也會影響鯨魚的獵物以及鯨魚的競爭對手」(SN: 1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