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x1.b-cdn.net/csz/news/800a/2022/cityu-new-structured-t.jpg)
香港城市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最近设计出一种结构化热装甲(STA),即使在 1,000°C 以上的温度下也能实现高效液体冷却,从根本上解决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带来的 266 年难题。这一突破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并提高下一代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项研究由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王钻凯教授、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研究型大学的 David Quéré 教授,以及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中心主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于继宏教授领导。
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权威科学杂志上自然。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是 1756 年发现的一种物理现象,指的是液滴悬浮在比液体沸点高得多的表面上。它会产生一层绝缘蒸汽层,并显著降低高温下的传热性能,这使得液体在热表面上无效。这种影响通常是有害的,抑制这种影响一直是一项历史性的挑战。
由城大领导的研究团队构建了一种多纹理材料,其关键元素具有对比鲜明的热特性和几何特性。STA 的方案叠加了坚固的导电凸柱,作为促进热传递的热桥;嵌入式隔热膜用于吸入和蒸发液体;地下 U 形通道用于排出蒸汽。它成功地抑制了高达 1,150°C 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发生,并在 100°C 至 1,150°C 以上的温度范围内实现了高效可控的冷却。
![](https://scx1.b-cdn.net/csz/news/800a/2022/cityu-new-structured-t-1.jpg)
“这项多学科研究项目确实是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突破,因为它融合了表面科学、流体和空气动力学、热冷却、材料科学、物理学、能源和工程学。自 1756 年以来,寻找解决高温表面液体冷却的新策略一直是热工程领域的圣杯之一。我们很幸运能够从根本上抑制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发生,从而为极高温度下的液体热冷却带来范式转变,这是一项迄今为止仍未实现的任务,”王教授说。
王教授指出,目前的热冷却策略在极端由于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存在,采用空气冷却措施而不是有效的液体冷却,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发动机和下一代核反应堆中的应用。
-
STA 可以设计得灵活,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
(a) STA 由一系列充当热桥的厚柱子组成,并支撑着一个绝缘的超亲水膜,该膜可以吸收进入的液体。该膜的位置可以形成可以排出蒸汽的通道(紫色箭头)。(b) 该膜由纳米二氧化硅纤维制成,能够耐受高达约 1,200°C 的温度。(c) 水滴(染成橙色,体积为 17 μl)的高速侧面和顶视图,接触样品 A(无膜)、样品 B(无通道)和样品 C(STA),温度均达到 1,000°C。样品 C 上的水不断被膜固定和吸入,这导致其寿命为 0.33 秒,大约比样品 A 和 B 小 50 倍。来源:Jiang, M. et al. -
(a) 光滑的球形钢片经过线切割后,可以覆盖厚柱。在柱中插入膜可形成弯曲的 STA。(b) STA 也可以在薄钢片上制作,这使其具有柔韧性。这些薄膜可以焊接到扁平或圆柱形固体上。(c) 测试表明,装甲能够提供快速有效的冷却,温度下降(红色数据)就是明证。图片来源:Jiang, M. 等人。
“设计的STA可以制成柔性的,无需额外的制造,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以直接纹理化的表面。这就是为什么STA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王教授补充道。
引用: 结构化热装甲实现 1,000°C 以上液体冷却,解决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带来的挑战 (2022 年 1 月 26 日) 于 2024 年 6 月 3 日检索自 https://webbedxp.com/zh-CN/science/jamaal/news/2022-01-thermal-armor-liquid-cooling-1000c.html
本文件受版权保护。除出于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的合理使用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