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 1.13 億年前,一種火雞大小的小恐龍在曾經覆蓋澳大利亞和南極洲的茂密森林中徘徊,但不幸的結局是,在它被陷入木頭堵塞在一條古老的河流上。
令人驚訝的恐龍部分化石已被鑑定為一個新物種,命名為皮氏洪鱷,它的不幸結局正在幫助研究人員拼湊出一幅令人難以置信的圖景,展示恐龍繁盛、南極洲被森林覆蓋時世界的這一地區是什麼樣子。從尾巴和後腿來看,他們已經確定這只可憐的小動物是一種被稱為鳥腳類的雙足草食性恐龍,但它與許多已經發現的例子不同,他們在同行雜誌。
恐龍遺骸似乎被河上的木頭堵塞了,這一事實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當時環境的信息,從這裡,我們可以開始建立恐龍生態的形像他們自己。
「屍體的皮氏洪鱷正模標本似乎被河底的木頭堵塞物纏住了。解釋了領導這項研究的馬特·赫恩博士。 “礦床中一些原木的大小和豐富的木材表明河流穿過了一片森林茂密的洪氾區。”
研究人員推斷,這種恐龍生活在橫跨南部兩塊大陸的裂谷生態系統中,那裡鬱鬱蔥蔥,綠意盎然,充滿生機。發現的原木顯示,山谷的兩側覆蓋著針葉林,這些針葉林的樹木來自今天在澳洲部分地區仍然可以找到的樹木,而深邃而湍急的河流流過谷底。當樹木死亡和倒下時,它們被沖走並聚集在河流的彎道中,這與今天在大片森林地區看到的情況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除了恐龍保存方式不同尋常,以及這可以告訴我們有關動物本身的生態及其當時漫遊的環境之外,化石遺骸還可以幫助古生物學家更好地了解恐龍的多樣性。 。
“洪水行者首次表明,在澳洲這一地區密切相關的鳥腳類動物中至少存在兩種不同的體型,」赫恩博士說。 「其中一個體型輕巧,尾巴特別長,而另一個則洪水行者,體型更加堅固,尾巴也短得多。我們對尾部肌肉組織的初步重建洪水行者表明這種恐龍是一名優秀的跑步者,具有強大的腿部收縮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