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近 17 億顆恆星的精確位置和亮度,蓋亞飛船繪製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銀河系 3D 地圖。
4月25日,歐洲太空總署蓋亞團隊發布了該太空船的第二批數據,這些數據是在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間收集的,用於創建地圖。該統計包括對 50 萬類星體(遙遠星系中心的活躍黑洞)和 14,099 個已知太陽系天體(主要是小行星)的測量、對其他附近星系的觀測以及灰塵量位於地球和 8700 萬顆恆星之間(SN:2018 年 4 月 14 日,第 27 頁)。
該航天器還利用地球繞太陽的運動(一種稱為視差的技術)來測量恆星的距離和運動。當地球移動時,恆星看起來會畫出一個小橢圓,其大小與恆星的距離有關。測量恆星發出的光的波長可以得知它們靠近或遠離太陽的速度。將蓋亞的測量結果與早期的天空調查結合,天文學家可以追蹤恆星的運動。
Gaia於2013年推出,並發布第一批數據2016年9月(SN:2016 年 10 月 15 日,第 16 頁)。這些數據包括大約 200 萬顆恆星的距離和運動;新數據將該數字增加到 13 億。
了解這些距離將使天文學家能夠破解有關銀河系形狀和歷史的細節。第二次發布的數據表明,銀河系包含兩個不同的恆星群,可能有不同的起源。這些恆星的化學成分和運動表明,有些恆星可能起源於很久以前被銀河系蠶食的另一個星系。
「有了蓋亞,我們可以重建銀河系的整個歷史,」歐空局科學主任岡瑟·哈辛格在 4 月 25 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週邊遊覽探索這張銀河系 360 度地圖,該地圖基於蓋亞航天器對近 17 億顆恆星的亮度和顏色進行的測量。還可以看到一些鄰近的星系。蓋亞/DPAC/歐空局; ATG媒體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