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球上最後一隻猛獁象死去時,它們被隔離在弗蘭格爾島位於俄羅斯北部寒冷的北冰洋。 多年來我們就知道該物種最後的安息地; 現在,我們終於對他們的生存和最終死亡有了更多的了解。
長毛猛獁象(原來的猛獁象)在 4,000 年前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滅絕了。 對它們的牙齒和骨骼的新分析使我們更接近了解它們的快速死亡。
11,700 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的結束是猛獁象終結的開始。 氣候變暖和人類狩獵造就了致命的雞尾酒。 然後,不到一萬年前,該物種在其橫跨歐亞大陸和北美的廣闊大陸棲息地中滅絕。
2004年,人們發現這些動物繼續在島上過著不穩定的生活。聖保羅島在白令海的阿拉斯加水域,直到5,700年前。 但根據放射性碳分析的結果,猛獁象存活時間最長的是弗蘭格爾島1995年出版。
國際研究團隊著手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猛獁象牙齒和骨骼進行同位素分析,試圖進一步了解這些動物所經歷的環境變化。
正如我們所擁有的之前解釋過,土壤中的一些穩定同位素可以被植物吸收,然後被人類和動物消耗。 同位素取代了牙齒和骨骼中的部分鈣; 然後可以將這些資料標明日期並與地理位置或其他變更進行配對。
透過研究碳、氮、硫和鍶的同位素,由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地球化學家勞拉·阿普領導的研究人員希望透過將自然環境的變化與猛獁象飲食和棲息地的變化相匹配來重建自然環境的變化。
對於俄羅斯和烏克蘭平原以及聖保羅島上的猛獁象來說,結果與滅絕非常一致。 就在它們死亡之前,它們骨骼中的同位素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反過來表明猛獁象的環境和飲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但奇怪的是,一萬年前,弗蘭格爾島的人口並沒有表現出膠原蛋白碳和氮同位素的變化,這與人們在冰河時期變暖的世界中度過的生活所預期的一樣。
到最後,弗蘭格爾猛獁象的硫和鍶含量略有增加,這表明基岩的風化加劇,但它們的同位素變化並不像其他猛獁象種群那樣劇烈。
還有其他的事情。 弗蘭格爾島猛獁象的碳同位素與其西伯利亞冰河時期祖先的碳同位素不同。 先前的 DNA 分析表明,弗蘭格爾島猛獁象影響脂肪代謝的突變。
研究人員認為,這兩個證據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我們認為這反映了西伯利亞猛獁象傾向於依靠其脂肪儲備來度過極其嚴酷的冰河時代的冬季,而生活在較溫和條件下的弗蘭格爾猛獁像根本不需要這樣做,”阿爾佩說。
那麼,如果它們沒有經歷與其他猛獁象族群相同的環境壓力,為什麼它們會突然滅絕呢? 研究小組認為,惡劣的、短期的天氣事件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冬天的降雨,這可能會導致地面結冰,導致食物無法獲得,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今年早些時候與斯瓦爾巴群島馴鹿。
來自2017年DNA研究,我們知道弗蘭格爾島人口規模小且不斷減少導致有害的基因突變,基岩同位素也可能表示飲用水品質下降。
“很容易想像,這些人口可能已經因基因惡化和飲用水質量問題而衰弱,可能會在極端天氣事件後死亡,”地球科學家 Hervé Bocherens 說道德國蒂賓根大學。
研究人員也不能完全排除人類活動的影響,儘管人類活動似乎是在猛獁象滅絕之後才到達島上的。
我們親眼目睹了孤立的島嶼動物種群是多麼脆弱:以布蘭布爾島 melomys今年早些時候,由於海水上升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它們被宣布滅絕。
追蹤猛獁象孤立死亡的故事強調了確保受威脅和瀕危物種遺傳多樣性的重要性。
該研究發表於第四紀科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