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CSIRO 的 Pep Canadell 撰寫,原刊於對話。
儘管過去兩年全球經濟成長強勁,但2014年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成長甚微,今年甚至可能下降。 A報告今天發布的全球碳計劃研究發現,2014年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僅增加了0.6%,打破了自2000年代初以來每年2-3%的快速排放成長。
更出乎意料的是,隨著全球經濟國內生產毛額 (GDP) 成長速度持續維持在 3% 以上,預計 2015 年排放量將略有下降。 這是幾十年來記錄中的第一個兩年,全球經濟顯示出與化石燃料排放脫鉤的明顯跡象。 過去,碳排放成長的每一次突破或下降都與全球或地區經濟衰退直接相關。 這次不同了。
然而,2015 年不太可能成為備受追捧的全球排放峰值,從而引導我們走上穩定氣候所需的脫碳道路。 在單獨的紙出版於自然,我們更詳細地研究達到全球排放峰值的可能性。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排放量出現意外成長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中國煤炭能源生產和消費放緩,2015年又出現下降。最低點1.2%,預計2015 年將意外下降4% 左右。
儘管中國僅佔全球排放量的27%,但自2000年代初以來,它一直主導著全球排放量的成長。 因此,中國排放放緩會對全球產生直接影響。 進一步加劇這一主要原因的是,包括澳洲、歐洲和美國在內的工業化經濟體的排放量在過去十年中平均每年下降 1.3%,部分原因是再生能源的驚人成長。
我們是否已達到全球排放高峰?
很可能不會。 回答這個問題的一個關鍵不確定因素是中國煤炭的未來。 但中國正在努力實現碳消耗峰值儘早(並在 2030 年之前實現排放),並淘汰國家能源結構中最髒的煤炭類型,主要是為了回應影響許多大城市地區的污染危機。 中國的煤炭排放量很可能不會很快恢復成長,而且肯定不會像過去十年那麼快。
這項評估的堅實基礎是水力、核能和再生能源等非化石燃料能源的顯著成長。 這些佔了超過成長的一半2014 年新能源領域的情況與今年前三季的情況非常相似。 這種結構性變化如果持續下去,中國的排放高峰可能會比任何人的預期都要早得多,而且肯定會早在 2030 年之前。
儘管我們不太可能達到全球排放峰值,但 2015 年很可能標誌著化石燃料排放成長放緩的新時代。 這也許是不遠的地平線上即將出現的頂峰的第一個跡象。
從這裡到哪裡?
最近的建模分析180 多個國家在 2020 年後承諾在 2030 年減少排放(所謂的預期國家自主貢獻)表明峰值排放不會很快到來。 根據所做的承諾,到 2030 年,全球排放量將繼續上升。 但用於此類分析的模型與完全忽略了 2000 年十年間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以及現在可能的快速脫碳的模型並沒有太大不同。
然而,中國並不是唯一參與這場遊戲的國家。 佔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一半的工業化國家加上中國已承諾2030年絕對減少或穩定排放量。
但另一半屬於欠發達國家,它們的承諾不包括絕對減排,而是背離一切照舊的情景(意味著排放量可能會增加,但速度不會那麼快)。 這強調了國際氣候融資對於幫助「另一半」排放量達到高峰並加入其餘排放量下降的重要性。
2015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不僅是因為中國。 作為長期或近期趨勢的一部分,澳洲、歐洲、日本和俄羅斯的排放量均有所下降。 風電裝置容量達到51吉瓦2014年,這一數字超過了十年前的全球風電總容量。 太陽能發電量為大50倍與十年前相比。
土地利用變化帶來的排放,儘管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排放量也很高印尼火災今年,一直在下降趨勢十多年來。 這些趨勢並沒有就此停止。 然而目前的排放路徑是不一致將氣候穩定在2級以下? 全球暖化。
如果我們維持2015年的排放水平,那麼在使地球走上超過2的道路之前剩餘的碳預算是多少? 距離我們不到 30 年,除非我們打賭未經證實的負排放技術將在本世紀後期從大氣中去除碳。
但 2015 年是激發進一步行動的歷史性一年。 排放趨勢是有利的,各國有機會透過談判提出更高水準的目標,使經濟成長與排放脫鉤。
佩普·卡納德爾,CSIRO 科學家,全球碳計畫執行董事,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