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中最可怕的部分之一阿茲海默症對於患者和照護者來說,疾病可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一項新的研究為揭開預後的神秘面紗帶來了希望。
一個專家團隊開發了一種工具,可以預測患有阿茲海默症早期症狀的患者未來五年的認知能力下降。
癡呆症的病程可因人而異,但研究人員能夠根據對實際患者的仔細研究勾勒出一個預測模型。
“人們對自己或親人的疾病會發生什麼非常感興趣,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預測模型,”醫生兼研究員 Pieter van der Veere 解釋道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學士。
Van der Veere 和他的同事研究了 961 名患者,平均年齡為 65 歲,其中 651 名患有輕度癡呆症,310 名患有輕度認知障礙。每個患者還擁有β澱粉樣斑塊,大腦中的蛋白質沉積物阿茲海默症的特徵疾病,即最常見的癡呆症。
他們仔細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從腦脊髓液中收集的掃描和生物標記。他們還考慮了每位患者的年齡和性別、病史以及一段時間內的認知測試分數(滿分 30 分)。
測驗分數超過25表示沒有癡呆; 21歲至24歲為輕度失智症; 10到20為中等;任何低於 10 的值都被視為嚴重癡呆。
測驗分數顯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平均得分一開始為 26.4 分,五年後下降至 21 分。但輕度失智症患者的盛行率在五年內從 22.4 下降到 7.8,進展速度快得多。
研究人員也能夠模擬藥物。
“未來,如果我們能夠治療阿茲海默症,這將變得更加重要,”神經科學家 Wiesje van der Flier 說阿姆斯特丹大學。
“這可以成為醫生、患者和家人之間關於治療利弊的對話的起點,以便他們能夠共同做出適當的決定。”
根據模型,患有輕度認知障礙且基線認知測試得分為 28 的患者在六年後可能會達到中度認知障礙。透過服用可將衰退率降低 30% 的藥物,達到中度損傷程度需要 8.6 年。
對於初始評分為 21 分的輕度失智症患者,達到中度損傷需要 2.3 年,如果透過藥物減緩則需要 3.3 年。
實際分數可能相差很大:只有一半的認知障礙患者的分數在預測的兩分之內,一半的癡呆症患者的分數在預測的三分之內。這表明,儘管這些模型可以幫助患者了解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但要實現自信的預後可能很困難。
然而,研究結果顯示出希望。透過包含盡可能多的參數,該模型可以產生量身定制的結果,只要醫生清楚缺乏確定性,就可以讓患者和親人更多地了解隨著疾病的進展會發生什麼。
同時,科學家們希望他們能夠完善他們的研究,以便在未來產生更好的預測模型。
「我們知道有認知問題的人及其照護夥伴最感興趣的是諸如『我可以開車多久?』之類的問題的答案。或是‘我可以繼續做我的愛好多久?范德維爾 說。
“未來,我們希望模型能夠幫助預測這些有關生活品質和日常功能的問題。但在那之前,我們希望這些模型能夠幫助醫生將這些預測分數轉化為人們問題的答案。”
該研究發表於神經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