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的研究,過去三個冰河時期可能是由地球大陸之間的構造碰撞引發的,它可以為我們提供有關地球氣候在未來如何突然變化的線索。
新的研究稱,可能發生的情況是,這些大規模的碰撞將海洋岩石推到地表以上,進入炎熱潮濕的熱帶環境,在那裡它們開始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這些化學反應可能會降低全球氣溫並開始冰河時期。
研究結果最初是基於兩個方面的分析縫合線在喜馬拉雅山? 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碰撞的主要斷層帶。 兩條縫合線最初分別形成於5000萬年前和8000萬年前的赤道附近,並且發生在全球重大變冷事件之前。
“我們認為低緯度地區的弧大陸碰撞是全球變冷的觸發因素,”團隊成員之一說道,Oliver Jagoutz,來自麻省理工學院 (MIT)。
「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1-500 萬平方公里(0.4-1.9 平方英里)的範圍內,這聽起來很大。但實際上,它是地球上的一個非常薄的地帶,位於正確的位置,可以改變全球氣候。
您可以將其視為通常與重大滅絕事件相關的過程的相反過程嗎? 那裡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從埋在岩石中的地下商店進入大氣中。
具體來說,在這種情況下,新暴露的岩石中的鈣和鎂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並將其從空氣中吸收。
將新研究添加到先前的工作中,研究人員能夠模擬更多縫線的噴發和運動,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間。
他們發現縫合線形成的三個主要時期與冰河時期同時發生? 在裡面晚奧陶世(455-4.4億年前)二疊紀-石炭紀(335-2.8億年前),以及新生代(3500萬年前至今)。 沒有縫合意味著沒有冰河時期。
過去 5.4 億年的主要構造活動模型(橘色線)。 (麻省理工學院)
“我們發現,每當熱帶縫合帶出現高峰時,就會發生冰川作用,”賈古茨說。 「因此,每當熱帶地區出現 10,000 公里(6,214 英里)的縫合線時,就會進入冰河時代。”
從「大局」的角度來看,我們目前正處於技術上較冷的時期? 儘管我們在過去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裡設法實現了迅速變暖? 研究小組稱,這可能是由印尼今天活躍的主要縫合帶造成的。
碳匯 ? 其中 CO2 是人工從空中拉出? 這是科學家正在研究的應對氣溫上升的方法,我們有可能從這些構造運動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中學到一些技巧。
然而,這項新研究背後的團隊懷疑這個數百萬年自然發生的過程是否會對我們有任何幫助,因為我們正在努力保持低溫達到適宜居住的水平。
同樣的岩石也可能導致了它們開始的冰河時期的結束,海洋岩石逐漸被侵蝕,被不需要二氧化碳的岩石所取代。
“我們證明這個過程可以開始和結束冰川作用,”賈古茨說。 「然後我們想知道,這種方法多久有效一次?如果我們的假設是正確的,我們應該發現每次發生變冷事件時,熱帶地區就會出現很多縫合線。”
該研究發表於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