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號距離《眾星雲集》在洛杉磯首映已有 25 年多了一個難以忽視的真相,冰河學家朗尼·湯普森離紅地毯盡可能遠。那是 1978 年,在崎嶇的安第斯山脈高處,湯普森和其他科學家第一次目睹了一場即將發生的世界災難。氣溫上升正在融化古老的冰雪巨人。猛獁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並萎縮至數千年來最小的尺寸。地球氣候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了。
隨著研究的深入,世界各地化學和天文學等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開始認識到一個新發現的事實:化石燃料燃燒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使世界變暖,可能威脅到人類的健康與健康。儘管他們的發現具有重大性和緊迫性,但科學家們的警告多年來大多被忽視。
直到 2006 年,在總統競選失敗六年後,阿爾·戈爾重新進入全國聚光燈下,發布了一個難以忽視的真相,其中重點介紹了湯普森的山頂研究。湯普森錯過了這部紀錄片的首映,因為他正準備返回南美洲消失的冰層。但這部電影做到了他和其他研究人員無法做到的事情:「它讓氣候變遷受到關注,」湯普森說。去年 12 月,戈爾在巴黎見證了 195 個國家做出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承諾,以應對氣候變遷和遏制碳排放(SN:2016 年 1 月 9 日,第 14 頁6)。
自從這部電影引發更多公眾討論以來的十年裡,氣候科學家取得了重大進展。更多的觀測、更快的氣候模擬電腦以及對地球內部運作的更好的了解現在為了解地球氣候將如何變化提供了更清晰的窗口。
對 2006 年電影的一些大膽預測正在實現,而另一些則正在加速發展。哥倫布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湯普森說,一些最可怕的警告需要修改。還有很多問題仍然存在。在三月一篇有爭議的論文中大氣化學與物理,研究人員認為氣候變遷的影響可能是甚至更加嚴重和突然比目前的預測。
他說,雖然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對氣候變遷的基本認識仍然很牢固,這一認識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二氧化碳導致地球暖化的認識。
「我們 200 多年來所了解的物理和化學正在得到證實,」湯普森說。 「過去 10 年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但事實上,過去 40 年前所未有的氣候變遷是由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造成的2沒有改變。
氣候變遷的深遠影響——從海洋酸化到生態系統破壞——數量眾多,無法一次全部考察。但以下是自 2006 年以來氣候科學家取得重大進展的一些領域。
上圖影片:暖化正在改變地球的地貌,例如挪威冰川的冰層加速流失。備用照片:美國太空總署 ICESCAPE 任務的科學家調查氣候變遷對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
影片:不可思議的北極/Shutterstock;照片:凱瑟琳漢森/美國太空總署

2005 年,卡崔娜颶風摧毀了新奧爾良。喬斯林奧古斯蒂諾/FEMA
颶風
2006年:海洋變暖可能會引發更頻繁、更強烈的大西洋颶風。
2016年:颶風頻率有所下降;颶風強度目前還沒有太大變化。
2005年8月,卡崔娜颶風襲擊了墨西哥灣沿岸。洪水覆蓋了新奧爾良約 80% 的地區,1,836 人死亡,數十萬人無家可歸,有史以來最活躍的大西洋颶風季還遠未結束。上一場風暴平息後,損失已達 1600 億美元,氣象學家已經按字母順序列出了預先選定的風暴名稱,包括戈爾在內的許多人都指責全球暖化可能是罪魁禍首。
「颶風是全球暖化的典型代表,」邁阿密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國家颶風中心的氣象學家克里斯多福‧蘭德西說。 “事實上,事情比這要微妙得多。”
熱帶氣旋,例如大西洋颶風,是在海水比上層空氣溫暖的地方激起的。由於氣候變遷會提高海洋溫度,因此此類風暴可能會更頻繁、更猛烈地襲擊,這是有道理的。然而,仔細觀察過去和未來的颶風表明,暖化與颶風之間的關係並不那麼明確。

持續的風暴2005 年破紀錄的颶風季節引發了人們對風暴變得更強、更頻繁的擔憂。然而,仔細觀察長期趨勢就會發現,自 1878 年以來,大西洋颶風頻率並未有顯著變化。資料來源:朗詩/NHC/NOAA
2000 年代中期的幾項研究大西洋颶風歷史的研究表明,20 世紀風暴的數量隨著海面溫度的升高而整體增加。仔細檢查這些數字後,朗詩發現了一個問題:颶風觀測衛星的歷史只能追溯到 1961 年的颶風埃絲特。在此之前,風暴觀察者可能錯過了許多較弱、持續時間較短的風暴。考慮到這一點,朗詩及其同事在 2010 年報告稱,每年的風暴數量實際上有所減少上個世紀。
這種下降可能是由於海面溫度上升以外的氣候因素造成的。大氣加熱的變化會增加不同海拔處風速的變化,稱為風切。剪切風撕裂迅速蔓延的風暴並減少完全形成的颶風數量,研究人員在 2007 年報告地球物理研究通訊。
不過,新澤西州普林斯頓NOAA 地球物理流體力學實驗室的海洋學家加布里埃爾·維奇(Gabriel Vecchi) 表示,風暴的總體頻率不如卡特里娜規模事件的數量重要。最猛烈的,僅佔6 次。維奇和同事利用對颶風如何形成和加強的最新了解來預測風暴在未來氣候條件下的表現。
作品發表於 2010 年科學,預測4級和5級風暴的頻率到 2100 年可能幾乎翻倍由於海洋變暖,即使颶風總數沒有增加。然而,目前氣候變遷對颶風的影響可能太小而無法察覺,維奇說,並補充說卡崔娜颶風的憤怒不能歸咎於全球暖化。
朗詩預測,無論風暴強度是否有變化,未來的颶風都將造成更大的破壞。海平面上升意味著洪水將爬得更高並到達更遠的內陸。 2012 年 10 月席捲新澤西州和紐約的颶風桑迪在到達海岸時已經減弱。但它卻為海岸線帶來了一場災難性的風暴潮,造成了約 500 億美元的損失。如果海平面更高,桑迪的浪潮將會到達更遠的內陸,損失可能會更嚴重。
朗詩警告說,佛羅裡達州聖彼得堡等許多脆弱地區對於當前海平面的風暴所造成的威脅準備不足。海平面上升也無濟於事。 「我們不需要在幾十年後引用氣候變遷——我們現在遇到了一個大問題,」他說。
「颶風是全球暖化的典型代表。事實上,情況比這要微妙得多。

自 2004 年部署 RAPID 陣列(如圖所示)以來,研究人員直接監測了大西洋環流,其中包括墨西哥灣流。直接測量表明循環可能正在減慢。國家海洋學中心(英國)
海洋環流
2006年:流入北大西洋的淡水可能會關閉將溫水輸送到西歐的海洋傳送帶。
2016年:海洋傳送帶可能已經在減速,但它還算不上傳送帶。
去年可能是地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SN:2016 年 2 月 20 日,第 14 頁13)。但對於地球的一個小角落來說,2015 年是最冷的之一。近年來,北大西洋副極地的表面溫度有所下降,奇怪的是,一些研究顯示全球暖化是造成此現象的部分原因。
冰川融化和降雨量增加帶來的淡水流入會減緩甚至可能關閉將溫暖的海水從熱帶輸送到北大西洋的洋流。大約十年前,科學家警告說,這條「海洋傳送帶」可能會突然關閉。經過多年密切監測地球流動的海洋,研究人員表示,海洋流動速度突然放緩的可能性不大。一些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現在可能看到洋流逐漸放緩。同時,其他人發現地球的海洋傳送帶可能不太像海上高速公路,而更像是扭曲的小路網。
海流減緩的後果不會像 2004 年電影中設想的極端天氣災難那樣災難性後天”,NOAA 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的物理海洋學家 Stephen Griffies 說。格里菲斯說:“世界末日的情景被誇大了,但環流放的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並將對大西洋氣候產生重要影響。”

各種方式研究人員追蹤落入西北大西洋的漂浮標記(白邊圓圈)的運動,發現海洋傳送帶的想法過於簡化。標記很快分開,最終到達許多不同的目的地(實心圓圈)。艾米·S·鮑爾等人/自然2009年
大西洋的水流混合是由海水密度的差異提供動力的。在簡單的海洋傳送帶模型中,溫暖、密度較小的地表水向北流入北大西洋。在格陵蘭島附近,寒冷、密度更大的海水沉入深海並向南流動。這種熱交換被稱為大西洋翻轉環流,有助於使歐洲城市比世界其他地方的城市更溫暖。
十年前,科學家從過去地球氣候的變化中知道,溫度變化會破壞這種密度平衡。來自格陵蘭島冰蓋萎縮和降雨量增加的淡水使北大西洋水域密度降低,因此下沉的可能性較小。對地球古代氣候的調查表明,翻轉環流在大約12,800年前減弱,可能導致歐洲變冷和北美東海岸海平面上升,因為北部堆積的水向南流動。
透過追蹤海面溫度,研究人員去年報告稱,大西洋翻轉環流在 20 世紀期間顯著放緩,特別是 1970 年後。自然氣候變化循環的迅速減弱過去1000年來前所未有。
不過,杜克大學物理海洋學家蘇珊‧洛齊爾表示,這個結果並不是最終結果。自2004年部署海洋感測器網路以來,科學家才直接測量了海洋環流的速度。 「如果你看看最近的結果,你會發現確實有所下降,」她說。 “但我們現在不能說這是長期趨勢的一部分。”對歐洲氣候的影響可能會被其他因素所掩蓋。
洛齊爾二月在新奧爾良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海洋科學會議上表示,另一個挑戰是,在過去十年中,「海洋傳送帶模型崩潰了」。從 2003 年到 2005 年,她和同事追蹤了 76 個落入北大西洋並被海水拖曳的漂浮標記的運動。如果模型正確,這些標記應該沿著傳送帶向南流動的部分移動。相反,標記到處移動,研究者於 2009 年報告自然。
「我們從這種簡單的傳送帶變成了具有多種路徑的複雜流場,」洛齊爾說。她說,確定氣候變遷過去和未來可能對洋流的影響將需要更多的測量並更好地了解海洋的真正流動方式。
格里菲斯說,即使翻轉循環完全停止,由此產生的冷卻效果也可能是短暫的。他表示,「到了某個時候,即使環流崩潰,全球暖化訊號也只需要 10 或 20 年的時間就會壓倒歐洲的降溫訊號」。 “這並不能把我們從變暖的星球中拯救出來。”

氣候變遷加劇了乾旱狀況,助長了內亂,最終導致 2011 年敘利亞內戰。全球安全專家擔心,持續的氣候變遷將引發更多衝突。克里斯蒂安·特里伯特/Flickr(CC BY 2.0)
乾旱、氣候與衝突
2006年:氣候變遷加劇了乾旱,引發了達爾富爾戰爭等地區衝突。
2016年:氣候變遷加劇的乾旱狀況引發了敘利亞內戰。
隨著阿拉伯世界的騷亂和示威浪潮不斷升級,敘利亞於 2011 年爆發了血腥內戰。雖然衝突的根本原因集中在敘利亞政府與人民之間的衝突,但多項研究認為氣候變遷助長了火勢的叛逆。
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從敘利亞到加州,最近發生的幾次嚴重乾旱都與氣候變遷有關。電腦模擬和對天氣模式的直接測量表明,氣候變遷可以改變暴雨的路徑,並導致氣溫升高,導致土壤乾燥。

新研究表明,最近發生的東地中海乾旱是 900 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持續的乾旱(紅色)可能導致了敘利亞內戰之前的騷亂。這裡顯示的是 2015 年末的情況。美國太空總署
2015 年 3 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人員估計敘利亞降雨量和氣溫長達數十年的變化嚴重程度增加一倍甚至三倍敘利亞內戰前的三年乾旱。另一個小組今年三月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利用樹木年輪地球物理研究雜誌:大氣1998 年至 2012 年是東地中海最乾燥時期至少從 1100 開始。
最近的乾旱擾亂了地區糧食安全,促使大規模人口遷移到城市地區,反政府勢力膽大妄為11 名退役美國海軍上將和將軍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非營利研究和分析組織CNA 發布的2014 年報告中寫道。富爾戰爭,該戰爭於2003 年爆發。
自 1970 年代以來,全球乾旱時間變得更長、更嚴重,科學家預計這種趨勢將持續下去。報告警告說,非洲部分地區等某些人口稠密地區的農業生產減少可能導致糧食短缺,從而引發難民危機。
「我們現在更清楚地看到,雖然預計的氣候變遷應該成為變革與合作的催化劑,但它也可能成為衝突的催化劑,」退役海軍上將和將軍寫道。
自 1970 年代以來,全球乾旱時間變得更長、更嚴重,科學家預計這種趨勢將持續下去。
北極冰
2006年:未來 50 到 70 年內,北極可能會迎來第一個無海冰的夏季。
2016年:北極夏季海冰最快可能在 2052 年消失。
根據 2015 年的一份報告,2006 年世界之巔將迎來第一個無冰夏季,比預想的要早大約十年(SN 線上:2015 年 8 月 3 日)。科學家利用對海冰與氣候相互作用的最新了解來模擬海冰與海洋的相互作用,估計北極2052年左右將無冰,比之前的模擬建議早了九年。去年,北極夏季海冰的足跡是有紀錄以來第四小的。研究人員寫道,無冰的北極夏季將開放該地區的航運,並可能透過改變北極周圍的風向來影響其他地方的氣候。由於黑暗的海洋吸收更多的陽光,反射性海冰的消失也可能加速暖化。新開闢的通道也可能允許動物的混合從以前分離的棲息地(SN:2016 年 1 月 23 日,第 14 頁14)。

開放水域北極氣溫上升導致夏季海冰面積縮小,如左圖(2011 年 7 月從一艘研究船甲板上拍攝的)所示。資料來源:國投委;圖片:凱瑟琳漢森/美國太空總署
世界之巔可能會比十年前預想的提前近十年迎來第一個無冰夏季

2002年,南極洲的拉森B冰架崩塌成數百座冰山,加速了其支流冰川的融化。特德·斯坎博斯/國家冰雪資料中心
南極冰原
2006年:氣溫上升正在使南極變暖並融化西南極冰蓋。
2016年:南極西部冰蓋可能跨越一個不歸路。
2002年,一座冰雪巨獸崩潰了。南極洲的拉森 B 冰架在經歷了 12,000 年的冰凍穩定之後崩塌了。這次破裂迅速粉碎了 3,250 平方公里的冰層——面積相當於羅德島州大小(SN:2014 年 10 月 18 日,第 14 頁9)。
「拉森B 確實是一個警鐘,」位於紐約州帕利塞茲的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海洋地質學家莫林·雷莫(Maureen Raymo) 說,「就像是, '哇,這個冰架並沒有慢慢後退。 」

再見,冰隨著南極洲的冰層融化,溫暖的海水將流過目前充滿冰的低窪河道,加速進一步融化。無冰的南極洲(米色區域)將在海平面以上留下較少的土地(藍色顯示當前大陸的足跡)。馬克·赫爾珀/大學。德州奧斯汀分校
經過十年的冰上研究,科學家警告說,南極西部冰層的其餘部分可能會經歷十年前難以想像的令人震驚的迅速命運。冰蓋崩塌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約3公尺(SN:2014 年 6 月 14 日,第 14 頁11)。
冰架覆蓋了南極海岸約 45% 的區域,有助於減緩大陸冰流入海洋的速度。對於健康的冰架來說,來自內陸的冰流平衡了融化和冰山從冰架向海邊緣折斷造成的損失。冰層下方和上方溫度升高會使冰破裂並使冰變薄,從而破壞這種平衡。
德國波茨坦大學氣候科學家安德斯·萊弗曼和約翰內斯·費爾德曼的最新研究表明,西南極冰蓋僅損失幾個冰架就可能破壞整個地區的穩定。在電腦模擬中,研究人員發現,南極洲阿蒙森海周圍幾個關鍵冰架的消失會引發骨牌效應。海水會流入其他冰的側面並加速融化。他們預測,這樣的崩塌將在數百至數千年內毀滅整個西南極冰蓋。
一旦開始,這種連鎖反應將是不可阻擋的,研究人員去年 11 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根據模擬,即使全球氣溫恢復正常,冰蓋仍將毀滅。 2014 年,研究人員報告說,思韋茨冰川 (Thwaites Glacier) 是其中一個關鍵冰架,它的退縮速度將超過水下山脊目前正在阻止其撤退和經歷災難性的崩潰在短短兩個世紀內。

2002 年夏季,南半球南極洲拉森 B 冰架上數千平方公里的冰體崩解。MODIS,美國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站

到2月17日,冰架前緣已後退10公里,冰開始碎裂。MODIS,美國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站

到 2 月 23 日,又有幾座巨大的冰山從冰架上斷裂。MODIS,美國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站

3 月 7 日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這裡是雪泥和冰山的混合物。MODIS,美國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站

架子底部攪動的冰使這些碎片呈現出亮藍色。MODIS,美國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站

隨著寒冷的秋季氣溫到來,白雪落在冰架的殘餘物上,到 4 月 13 日,新鮮的海冰湧入海灣。MODIS,美國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站
賓州州立大學的冰川學家理查德·艾利表示,究竟變暖的幅度有多大,南極西部冰蓋將無法逆轉,目前仍不確定。 「很難預測冰將如何破裂,」他說。 「這就是為什麼你不想在災難點上小心翼翼。 ‘它仍然在那裡’和‘它發生了災難性故障’之間的界限是完全要避免的。
南極大陸的另一半對氣候變遷表現出更強的抵抗力,並沒有跟上過去幾十年全球暖化的趨勢。這是個好消息,因為東南極冰蓋比它的兄弟冰蓋擁有更多的水——如果失敗的話,足以使海平面上升約 60 公尺。
然而,去年,研究人員利用雷達穿透南極冰層宣布,南極洲東部最大的冰川托滕冰川仍然脆弱。可能是面臨冰融化海水侵蝕的風險。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報告稱,雷達圖顯示了兩個海底槽,可以讓溫暖的海水融化冰川的底部。自然地球科學。研究人員指出,僅該冰川所容納的水量就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至少 3.3 米,但其崩塌可能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

海水擴張和冰層融化威脅著包括馬爾地夫在內的許多島國的生存。隨著氣候變遷的持續,海平面上升可能會重塑地球的海岸線。克萊門R/iStockphoto
海平面上升
2006年: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脹正在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2016年:歷史證據表明,海平面上升速度可能是現在的十倍以上。
在印度洋上,一座城市似乎從海浪中升起。馬累島是馬爾地夫的首都,擁有超過 15 萬人口,海拔僅兩三公尺(SN:2009 年 2 月 28 日,第 14 頁24)。全球約 2 億人口生活在海平面五公尺以內的海岸線上,馬列居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到本世紀末,隨著海平面到達內陸和沿海社區的成長,面臨海平面上升風險的人口可能會激增至 5 億。
目前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約三毫米,海平面總上升一米如果不減少碳排放,預計到 2100 年。美國東海岸等一些地區的海平面上升速度甚至更快。 2 月份,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20世紀海平面上升速度比羅馬成立以來的任何其他世紀都要快(SN:2016 年 4 月 2 日,第 16 頁20)。

加大賭注對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預測各不相同,但科學家警告說,即使海平面小幅上升也會加劇洪水並改變海岸線。海平面上升主要源自於兩個來源:海水的熱膨脹和陸地冰的融水。資料來源: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美國國家氣候評估的全球海平面上升情景2012年
雖然海平面正在快速上升,但它們有能力爬升得更快。科學家們正在進一步展望未來,研究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特別是在假設南極冰蓋崩塌的情況下。從過去的溫暖時期收集的結果表明,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可能比幾年前預計的要快得多,是目前速度的 10 倍以上。
「海平面可能是全球暖化最大的不可逆轉的風險,」哥倫比亞大學的雷莫說。 “我預計海平面上升一米所帶來的個人影響將遠多於大瓢蟲滅絕帶來的影響。”
大多數古代氣候記錄只提供了海平面在特定時間達到的高度的快照,而不是海平面上升或下降的速度。但在 2005 年前往塔希提島的探險中,一個研究小組獲得了突破。由於珊瑚礁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生長,因此它們通常紮根於水深不到 10 公尺的淺水中。過去,隨著海平面上升,珊瑚在新淹沒的海岸線上移動得更高。研究人員在塔希提島海岸附近採集了過去 15 萬年埋在海洋沉積物層中的古代珊瑚化石樣本。研究人員利用已知的放射性鈾在其他元素中的衰變率對珊瑚進行了年代測定,創建了準確的長期海平面記錄。
將滑桿移到中心以比較影像
漲潮海平面上升一公尺將重塑美國許多海岸線,包括北卡羅來納州海岸的這一部分。藍色區域顯示被水淹沒的區域。許多科學家預計,到 2100 年,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尺。海平面上升和沿海洪水的影響/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研究人員在 2012 年的《2012 年全球氣候變遷報告》中報告稱,在地球最後一個冰期結束時,大約 14,650 年前,海平面上升了約 14 至 18 公尺。自然。讓研究人員驚訝的是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有多快:海平面上升每年至少 46 毫米在那段時間裡。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在這次暖化期間海平面上升14米,其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於南極冰層融化造成的。
「可怕的是,一旦你開始這些事情,它們就不會停止,這就是為什麼它有點像世界末日,」雷莫說。 “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表明,如果你回顧過去,每一次溫暖的增加似乎都與不斷升高的海平面有關。”
200
百萬
全世界生活在海平面五公尺以內的海岸線的大約人口數量。

去年,巴基斯坦酷熱的氣溫導致數百人死亡。研究人員警告說,持續的全球暖化將增加與高溫相關的死亡風險。沙基爾·阿迪爾/美聯社照片
極端溫度
2006年:氣溫升高將導致更頻繁、更致命的熱浪。
2016年:濕度可能會使未來的熱浪更加致命;寒流正在減少。
去年夏天,酷熱的熱浪烤焦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極端氣溫導致數千人死亡,是1900 年以來最致命的兩次熱浪。變暖,這種致命的高溫將變得更加普遍。

不太寒冷自 1900 年代初以來,美國氣候變遷導致異常炎熱的夏季出現的頻率增加。但寒流的預期上升並未發生。冬季異常寒冷的地區正在減少。資料來源:NOAA 2015
科菲爾說,問題在於,隨著熱空氣吸走更多水分,氣候變遷將導致許多地方的濕度和溫度升高。炎熱的時候,汗水的蒸發可以使人保持涼爽,但高濕度會減緩甚至阻止這種皮膚冷卻的蒸發。濕度上升會使氣溫比之前擔心的更致命,他說。科菲爾預測,到 2060 年代,全球將有 2.5 億人每年至少面臨一次致命的高溫和潮濕天氣。
研究人員表示,在熱浪加劇的同時,另一種致命的天氣現象將會變得不那麼常見。北美異常寒冷期的頻率將減少約到 2030 年代將達到 20%,研究人員去年報告(SN 線上:2015 年 4 月 2 日)。這項工作推翻了先前對未來幾十年寒流增加的預測,因為氣候變遷改變了北極寒風的方向。從2006年到2010年,大約是兩倍的人在美國,死於與寒冷相關的原因(例如體溫過低)的人數多於死於過熱的人數。
科菲爾預測,到 2060 年代,全球將有 2.5 億人每年至少面臨一次致命的高溫和潮濕天氣。

中國城市(如圖所示的北京天安門廣場)的空氣品質不斷惡化。這種污染造成的健康風險促使該國政府投資於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等化石燃料的低排放替代品。脊椎滑脫/iStockphoto
氣候行動
2006年:氣候變遷的長期影響值得立即採取行動。
2016年:採取行動也會帶來其他更直接的好處。
經過數十年的艱難談判和失敗的開始,來自世界各地的 195 個國家去年 12 月齊聚巴黎,同意就氣候變遷採取行動(SN:2016 年 1 月 9 日,第 14 頁6)。扭轉溫室氣體排放上升趨勢並將全球暖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2攝氏度的新承諾在10年前似乎是不可能的。代表們將在幾年後開會,決定是否設定一個更雄心勃勃的 1.5 度限制目標。
變化的是動機,安德魯瓊斯(Andrew Jones)說,他是華盛頓特區非營利組織 Climate Interactive 的系統動力學建模師,該組織與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合作。他說,氣候行動現在不再關注減少化石燃料排放所帶來的全球氣候效益(這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見效),而是越來越多地受到更直接的效益驅動,例如改善公眾健康。二月份,研究人員估計,美國雄心勃勃的氣候行動將改善空氣質量,足以到 2030 年防止 295,000 人過早死亡並為經濟節省數千億美元的醫療費用。

近10年後一個難以忽視的真相,195個國家同意努力遏制氣候變遷。儘管阿爾·戈爾在影片中主張需要迅速採取行動來防止長期問題,但政客現在越來越受到眼前利益的驅使。派崔克·科瓦里克/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等待氣候結果是一種延遲滿足——很難激勵人們繼續採取行動,」瓊斯說。 “但如果減少燃煤,空氣品質幾乎會立即改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在多年的拖延後支持了新的氣候協議。麻省理工學院大氣科學家克里·伊曼紐爾表示,這種想法的改變主要是出於減少空氣污染的願望,而不是應對氣候變遷。 12月初,霧霾籠罩的北京發布了全國首個污染紅色預警,並封鎖至情況好轉。
瓊斯及其同事仔細研究了最近的氣候變遷承諾,發現 60% 的承諾(包括美國、墨西哥和韓國做出的承諾)明確是出於短期公共衛生和經濟利益的動機。瓊斯幫助維護 C-ROADS,這是一個氣候模擬器,可以預測氣候行動計畫的長期結果。瓊斯表示,理解並接受氣候行動的好處對於鋪平前進的道路至關重要,因為 C-ROADS 已經證明,有「數百種」方法可以實現將氣溫升高 2 度的目標。
「我們已經從是否要這樣做轉向如何做,」他說。 “這非常令人鼓舞。”
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將是艱難的,但朗尼湯普森仍然保持樂觀。 「三年半前,我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他說。 「在人類歷史上的任何其他時期,這都會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我的父親在 41 歲時因心臟病去世。身為人類,我們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改變總是會遇到阻力,但作為一個物種,我們有能力應對這些變化。
「等待氣候結果是延遲滿足……但如果減少煤炭燃燒,空氣品質幾乎會立即改善。安德魯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