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科學時代已經來臨。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剛剛發布了一份長達八頁的關於如何提高科學研究品質的“宣言”,內容相當沉重。
2016 年,科學界普遍擔心我們現在正處於“再現性危機”,這意味著許多正在發表的結果無法複製——即使科學家重複完全相同的實驗。 還有今天的‘出版或滅亡'研究文化只是讓問題變得更糟。
但新文件“可重複科學宣言“,表明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修復當前科學過程中的缺陷,並在科學發展之前拯救它”粗製濫造且不可靠」。
“有一種方法可以進行良好的、可靠的、可信的、可重複的、值得信賴的、有用的科學,”其中一位研究人員約翰·約安尼迪斯 (John Ioannidis) 說道,來自史丹佛大學醫學院。
“與我們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相比,我們有辦法改進,並且有很多科學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對此感興趣。”
一是當前存在的問題。 為了保住工作,研究人員需要不斷發表新的工作,而最簡單的發表方式就是發表新的、轟動的發現。
這意味著更少的研究人員承擔事實查核和複製他人工作的關鍵工作,因為重複的發現很少引起公眾關注。
這也意味著存在壓力“p-駭客結果——操縱統計分析,直到你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並影響數據,讓結果看起來比實際情況更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沒有人花時間回顧你的研究來發現狡猾的駭客行為怎麼辦? 好吧,你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問題。
去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這些壓力正在導致科學演變成不可靠的東西。 這不僅意味著有問題的結果正在向公眾公佈,而且還意味著我們都浪費很多錢資助不準確的研究。
每年,光是美國政府就花費近700億美元非國防研究與發展,包括300億美元為國立衛生研究院。
但研究表明,只要85%生物醫學研究是浪費時間。
新宣言發表在《創刊號》上自然人類行為,說這部分是因為有一大群研究人員爭先恐後地在數據中尋找有意義的模式以便發布它。
就像當我們非常努力地在雲彩圖案中看到臉孔和動物一樣,如果你投入足夠的資金和研究數據,你最終會找到一種圖案。
這個問題遠遠超出了科學家本身的範圍——宣言建議,一些最大的改變需要在利害關係人層面上發生,敦促研究機構、科學期刊、資助機構和監管機構改變他們的方法。
“我們在宣言中提出的大多數變革都是相互關聯的,利益相關者就像橡皮筋一樣聯繫在一起,”約安尼迪斯說。
“如果你讓其中一個人動,他或她可能會拉動其他人。同時,他或她也可能會因為其他人不動而受到限制。”
那麼他們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這篇八頁紙的論文探討了需要改進的四個類別:方法; 報告和傳播; 再現性; 以及評價和激勵。
其中有很多細節,但以下是一些最值得注意的建議:
預註冊研究設計:科學家需要設計盡量減少偏見的研究——這意味著在研究之前不要告訴病人、醫生和其他參與者他們正在測試的內容。
這對許多研究來說已經是相當標準的了,但宣言更進一步,建議所有科學家註冊他們的研究設計前研究甚至開始了。 這意味著團隊無法稍後返回並調整結果以適應他們想要的結果。
克服「文件抽屜問題」:文件抽屜問題基本上是指研究人員精挑細選他們報告的內容——選擇突出積極和值得注意的發現,並將其餘結果留在文件抽屜裡。
“後果,”寫作者,“已發表的文獻表明的研究結果證據比現實中存在的證據更有力。”
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讓大學、期刊和資助機構都致力於尋求真相,而不是僅僅發表一些可能無法講述全部故事的值得注意的東西。 這可能涉及僱用獨立委員會來幫助指導研究人員,但從他們的工作中沒有任何收穫。
促進開放科學:作者建議研究人員應該與其他團隊分享他們的結果,期刊應該提供完整的論文免費對外開放,因此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地自行訪問和解釋。
震動起來:作者也認可預印本網站,例如arXiv.org 和 bioRxiv提高研究人員評估和審查彼此工作的速度。
其他科學家可以公開地找出彼此工作的漏洞,而不是依賴緩慢且私密的同儕審查過程。
“加速學術交流的機會既可以加快發現的步伐,又可以使成為科學話語的積極貢獻者的方式多樣化,”團隊寫道。
當然,這些都只是建議,而且是相當大膽的建議。 概述需要做什麼來修復科學是一回事,但實際完成它是另一回事。
但現在,一組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讓科學變得更好的指導方針,這讓其他團體有機會提出不同意見、討論並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然後希望將其轉化為實際行動。
“當我們從事科學研究時,我們正在努力探尋真相。”約安尼迪斯說。
“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加快驗證過程——在科學機器中生成、測試、驗證或反駁假設的循環。”
您可以閱讀全文(當然是開放取用)這裡。